姬朔大讚姬橋乃識時務之俊傑。

與城休整三日,姬朔隨即帥軍返衛。

衛公聞知姬朔伐郕始末,對其讚賞有加,愈加喜愛此子,是年立其為太子。

轉眼入秋,天下諸侯征伐不斷,神州大地狼煙四起,如說還剩一方樂土,此處必屬魯地無疑。

自魯公姬息即位以來,少有大戰,偶與周邊諸侯生出嫌隙,皆以好言說合。

時近九月,公母仲子祭辰將至,其時仲子廟亦將建城。

魯公姬息欲在祭祀之時獻演萬舞,禮說萬舞乃天子御舞,怕有僭越,問於眾仲:“孤欲行萬舞,禮制所限,可有折中之法?”

眾仲回道:“萬舞及公,君為公爵,行之無礙,君上可以執羽人數加以區分,天子行八,諸侯行六,大夫四,士二,君上可行六羽之舞!”

魯公姬息大喜,從其言,諸侯始用六羽!

祭祀大典剛過,宋人遣使求援,原是宋人趁鄭大戰燕、衛,無暇他顧之時,突襲邾人,侵佔其田地。

及後鄭衛之爭,鄭人大勝騰出手來,邾人求救於鄭,鄭公念及討滑之時,邾人出兵相助有功,更兼新近宋人為首圍攻東門,鄭公對其恨之入骨,早有復仇之心,今得口實,可謂出師有名。

鄭公當即答應出兵援邾,時伐燕所借王師還未歸還,令子都為將,統領鄭兵、王師二軍,連同邾軍三路大軍侵宋郛地,危及宋都商丘。

宋軍獨木難支四處求援,其時衛軍正與郕人交戰,難以抽調兵馬,陳、蔡與鄭邦交緩和,不願出兵。

聽聞魯公與邾生隙,因而遣使訪魯尋求相助。

魯公得知來意,亦有意出兵相助,問道使者:“鄭軍已至何處?”

使者見問,擔心將戰局說得過於嚴重,魯公不肯出兵相助,因而回道:“吾主宋起兵及,禦敵於境外,鄭軍未曾踏入宋地一不步,然兩軍勢均力敵做拉鋸之爭,亦非長久之計,望君出兵助吾!”

魯公聞言,心中疑惑,數日之前,便聽聞鄭軍已侵入宋人郛地,如今而言師未及邦,足見宋公非可交之人,即然宋人心志不城,孤又何需為此吃力不討好之事,由是便以言婉拒。

宋使見其不肯相助,這才實話相告,然為時已晚。

魯公當堂怒斥道:“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難,今問諸使者,告曰'師未及國’,非誠也!”

乃退使者之請,告累還宮。

入魯一趟,宋使徒勞無功,百般無奈返邦告知宋公詳情,鄭、邾大軍聲勢浩大,宋軍抵敵不過,只能目睹其瓜分郛地。

朝堂之上,宋公大發雷霆,大罵魯公薄情寡義之人,末了又來指責群臣無能。

肝火洩畢,宋公續問道:“鄭人欺孤太甚,眾卿可有良策助孤討回顏面!”

群臣默然,良久無人做答。

宋公見此搖頭嘆息,意欲退朝還宮。

此時,大司馬孔父嘉出而奏道:“臣有一策,願君祥聞!”

宋公聞之大喜,申手請道:“卿有何謀?速請道來!”

孔父嘉領命款款道來:“郛地淪陷,鄭人重兵把守,難以取回!不若趁其得勝志驕之時,突起大軍襲取鄭人長葛!鄭軍若是引軍馳援長葛,吾軍則可就勢復取郛地,此計可令鄭軍首尾難顧,必失一頭!”

宋公聞之大喜從其言,給予甲士一萬,戰車五百,當堂拜其為將領軍出征鄭境。

孔父嘉領命而出,到得商丘大營,點起大軍密髮長葛。

大軍行至長葛,孔父嘉按下戰書不發,揮軍直取城池。

未曾想到鄭軍守城有方,幾番強攻未曾踏上城樓一步,料定城中必有大將駐守。

未知實力幾許,為此孔父嘉收回大軍暫停攻城,派出細作混入城中打探軍情。

三日後,細作回營覆命,奏知孔父嘉,守城大將乃是鄭公子姬忽,守城甲士五千餘人,城牆似有整修痕跡,在其大軍強攻下絲毫未損,加之守城器物一應俱全,強行取城只是徒增傷亡而以。

孔父嘉聞得奏報喜憂參半。

喜者,乃為城中養有大魚公子姬忽,若能擒得勝過取敵十坐城池。

憂者,乃為長葛城堅池深難以取下。

是夜,孔父嘉一夜未眠,冥想苦想,終得一計。

次日,孔父嘉點起全營兵馬傾巢而出,列陣於城下。

孔父嘉出陣喊話:“城上主將何在?請上前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