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周鄭互交質 宋衛陷內患(第3/5頁)
章節報錯
二臣領命而退。
然隔牆有耳,書房密語傳至鄭公姬寐生耳中,與朝商議,問計於群臣道:“周王欲分權虢公,得周公黑肩及虢公忌父權說做罷。此事孤當如何處置?”
祭足出而奏道:“君上可略施小計,刺探周王心中是都真想與鄭為敵。眼下正值秋收時節,溫地麥子及成周穀子均已成熟待割,君上可出兵一支,以為歲凶乏食由,徵收二地谷麥。其時周王以此惡鄭,君可將兵伐之,如若不然,周王閉眼不見君上只需入周拜謝認錯,此事便可由此化解!”
鄭公然其言,出兵盡收二地谷麥。
周王姬林聞訊大怒,頓要起兵伐鄭,周、虢二公上前攔住。
虢公忌父出言諫道:“吾王此舉萬萬不可,鄭強周弱,起兵伐之猶如以卵擊石。”
周王姬林依舊憤憤不平心有不甘說道:“寡人身為天子,可令天下諸侯,集天下兵馬隨寡人出征伐鄭,量他鄭人再強,在天下諸侯百萬大軍之前,能有何做為?”
周公黑肩回道:“王上此想,未免太過幼稚!當下之世,諸侯並立,以強並弱殺伐徵戮不斷,周室禮制早已不復存在。九州諸侯過百,各自為政,一呼百應之勢,恐文武盛世之時方能成行!”
周王姬林仍是怒氣難消,然周、虢二公所言亦非妄言,當下只得下令各處城邑增派兵巡視,以防敵兵再次侵襲。
後鄭公姬寐生入周面王,擔下罪責,並奉還所取谷麥,經周、虢二公從中撮合,鄭周保得面上盟好,然二君心中已生芥蒂,暗自較勁。
經此半年,鄭公姬寐生,先是與周交質,再就擁林為王,其後又入周取食,於天下諸侯面前出盡風頭。
齊公姜祿甫亦有入主中原之想,當下諸侯之中,唯有鄭公姬寐生得天時地利獨掌周室大權,如若齊鄭相交,天下側目,其時齊人亦能與周室取得一習之地,以齊人實力獨霸中原將指日可待。
為此,齊公姜祿甫發書鄭公姬寐生,約其石門會約,以溫盧地盟好。
鄭公應邀前往,公子忽隨行,借道宋、魯,東入齊地石門,路經宋地,聞知宋公宋和病勢加重,遊離於生死一線,何不趁此機會,入宋從眾多公子中推選一位於鄭有益者即位宋君,遂變道前往宋都商丘。
到得宋公府邸,由內侍通報,鄭公姬寐生風侯在府外。
等待之時,鄭公望向商丘街道,人馬川流不息,兩邊店鋪林立,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亞於鄭都新鄭。
正看得入神,府內傳出腳不聲,剛一轉身,一白衣後生迎面撞來,幸得鄭公反應及時站穩腳跟,二人免於倒地。
一旁公子忽連忙上前扶住二人,白衣後生抬頭一看,只見所撞之人頭頂公卿貴冠,知其撞倒貴人,連忙施禮致歉道:“某乃公子馮,事急所致衝撞貴人,甚為失禮,請勿見怪!”
鄭公姬寐生回道:“事出有因,何來怪罪一說?可否告知何事另公子如此慌忙?”
公子馮見問,方才回過神來,施以一禮回道:“父君病發,吾待趕去傳喚醫官,改日宴請貴人,以償今日失禮衝撞貴人!”說罷,朝外跑去。
鄭姬寐生心知面見宋公已然無望,轉身欲待離去,此時宋府內侍出來通報,聽其說道:“宋公身體不適,不便見客,望來使見諒!”
鄭公聽聞亦不答話,帥眾朝向宋府大門施以一禮,即而翻身上馬應石門之約而去。
是夜,宋公宋和病情再度加重咳血不止,恐難度過今夜。
宋公先召公子馮床前訓話,公子馮跪於床邊,低頭抽泣不止,宋公宋和說道:“為父,孤未盡撫養之責,為君,孤亦未能委身以國!臨了還將驅爾離國,爾心是否記恨為父!”
公子馮哭道:“兒臣從未有此想法,前者兒臣都可理解,但請父君不要將兒臣遣送出國!”
宋公撫其頭說道:“吾兒若是記恨,亦是人之常情,孤只得如此或能保全吾兒性命,為父恐時日無多,待孤死後,汝當著速離宋往鄭,晚則有性命之憂!”說罷,別過頭去不忍再看公子馮,推其肩道:“去罷!”
公子馮含淚而退,待其退去,侍者宣召大司馬孔父嘉覲見。孔父嘉入而拜見,宋公輕搖其手,孔父會意侍立一側。
宋公子和說道:“憶當初,宣公舍與夷,而立孤為君,至今將近十載,孤未敢一刻忘懷,時至今日,孤亦當還君與夷,汝為司馬,宋室三軍盡握於手,汝當潛心輔佐,為其穩固君位,若得如此孤即是死亦可瞑目矣!”
孔父聞言,彎腰拜道:“宣公立公為君,乃是君上賢才厚德。然公子馮,德操才華皆優於與夷,群臣心中認定未來之君非公子馮莫屬,皆願事之,臣請君上改立公子馮為君!”
宋公子和聽其如是說,一時急燥咳嗽不止血溢嘴角,侍者持巾為其擦淨。
理順氣息之後,宋公開口說道:“不可,正因先君宣公以孤有賢德,故使孤即位為君承領宋境,若棄德不讓,將有負先君之望,是廢先君之舉也。如此賢德何來?孤即位之初,孤當汝父正考父面,於宣公靈前起誓,將以德領宋。今使子為君,倘若得正考父靈佑,孤得全身而歿,九泉之下得見先君,問及與夷,孤將何以做答?孤只得讓位與夷,方才無廢先君之功,光昭先君之令德。”
宋公一番話語,字字見城,孔父嘉執拗不過,只得領命而退。
而後宋公又依次詔見與夷及一班重臣,是夜,宋公病危,於家人陪陪伴下仙逝,是日八月庚辰。
其後大司馬孔父嘉領群臣擁立與夷為君,同年十二月癸未,宋公與夷依周禮安葬先君子和,後人諡為宋穆公。
大喪之後,公子馮攜弟左師勃離送往鄭而去。
再說鄭公姬寐生自別宋入齊,及後一月,帥部抵達衛都朝歌,鄭衛素有嫌隙,為護鄭公周全,公子忽帥部一路戒備快馬加鞭而過,由是如此,行蹤任被衛公子州籲掌握。
每憶起黃河遭伏慘敗,公子州籲便氣得咬牙切齒,恨不能活吞鄭公,今或如此良機,可劫殺鄭公,為洩心頭之恨,速遣衛兵前往追擊。
因鄭公早有準備,衛兵未能追上。
公子州籲正於府內惱怒不已,忽聞奏報,大夫石臘之子石厚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