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閱後即焚(為JJM盟主加更)(第4/4頁)
章節報錯
城牆上,還站著大宋四川宣撫使楊沅。
楊沅既然出現在這裡,那麼至少有十萬宋軍,應該已經挺進河套平原了。
而他們大通軍將士的家眷都在興慶城內。
所以,正確答案是……
他們是忠於皇帝的,皇帝在城頭上吩咐他們放下武器,接受國相安排,他們只能遵從聖命了。
……
洛承安、顏青羽、嶽佩盈等人連著一車車的佛像,是在好水寨被西夏官兵拘押的。
在押解前往興慶府,途經“磨臍隘”的時候,遇到了從“天都山”撤退過來的天都監軍司的人馬。
這支人馬並不算很多,他們是駐守天都山的西夏官兵,是西夏皇帝的親信部隊。
因為天都山是西夏皇家寺院和皇家陵園所在地。
這支部隊是看墳的。
可是,時寒、郭棣他們率軍進入河套平原後,立即分路進發。
其中郭棣的人馬,就是直取天都山的。
於是,這支守陵兵馬抵敵不過,只好沿“沒煙峽”退到了“磨臍隘”。
雙方在此,又是一番大戰。
洛承安一群人本以為來了救兵,結果雙方打來打去,天都監軍司的西夏軍逃進兜嶺群山中,成了遊兵散勇。
洛承安等人又落到了郭棣的宋軍當中。
押解洛承安等人的西夏兵將領趕緊表明身份。
得知他們是任得敬的人馬,又檢查到那一個個巨大的佛像肚腹之中,盡是金銀財寶。
於是,郭棣又加派了一支人馬,由慕容千羽率領,同任得敬的兵馬一起,押解洛承安等人,繼續往興慶城而去。
郭棣則率領其他人馬,按照既定目標,控制河套平原的各處城池與要隘。
洛承安等人算是徹底死了心,他們從蕭關城、賞移口、黛黛嶺,一路而去。
等他們被押送到興慶府的時候,西夏局面,已然是塵埃落定。
楊沅和任得敬,正聯手對整個西夏進行著收編與重組。
拓跋氏實控隴右近三百年,立國一百餘年,終也逃脫不了一統的命運。
不過,比起覆滅於成吉思汗手中,他們是幸運的。
在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之後,西夏境內的党項人幾乎被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但是在楊沅手中,他們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因為楊沅的“內記室”給楊沅送來了最重要的分析報告。
為了慎重起見,藤原多子、劉嫣然和肥玉葉,在聯手製定這一報告之後,讓姬香帶著花音和小奈,貼身護送這份報告,親自趕到興慶城,交手交給了楊沅。
誰也不知道上面寫了些什麼,楊沅閱後即焚,沒有再讓其他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