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處於膠著狀態,對於割地和駐軍這兩個要求,大興群臣一直不肯答應。

這個時候,楊沅應該在戰場上搞點小動作,從而對大興君臣施加壓力。

到時候早已和他簽訂秘密協議的楊連高再忍辱負重一番,割讓涼山州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還不知道朝廷的底線所在,楊沅不能擅作主張。

所以,對方拖,他也拖。

他要求去刀妃妃父族部落去遊玩拜訪。

楊連高自然不會反對,而且對於地位並不比他低的天國上使,他做為小國國王,還要親自陪同。

大興皇后娘娘新婚之夜廢了皇帝,逃之夭夭的訊息一直沒有傳出去。

就連楊連高大婚之夜,宮裡發現“刺客”的訊息,知道的人也不多。

這是大丑聞,而且嚴重損害楊連高的威信,他自然是堅決不會洩露的。

但知情人必然是有高家的。

他不說,對高家也瞞不了太久。

所以,楊連高找到高貞壽,主動說明了一切,高貞壽聽了也不禁啞然。

他知道自己這個侄女率性而為,可沒想到她的性子竟如此剛烈,會把事情做到這個份兒上。

“陛下希望臣……怎麼做?”

“高家世襲宰相,朕是非常尊重的。可是說句不好聽的,就憑皇后做下的這件事情,高家滅族都是輕的。”

高貞壽呷了口茶,沒有說話。

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

可是,楊連高這個所謂的皇帝,有能力滅高氏的族嗎?

楊連高已經這麼慘了,他不想再搶白皇帝,必要的面子他還是要給的。

“不過……”

楊連高這話說出來,自己都沒有底氣,所以馬上就轉了話風。

“不過,朕也知道,此事與國相無關。國相以高家與朕聯姻的誠意,也是真的。

朕和國相都不願意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朕希望監國能拿出誠意來,彌補朕所受到的傷害。”

高貞壽默默地喝茶,不語。

楊連高見狀,淡淡地道:“朕明日便要陪同楊撫帥前往刀氏部落巡遊,如果朕在離開大理之前,還不能見到高家給朕的誠意。

那麼,如果楊撫帥因為我大興在談判條件上一直推諉拖拉,惱怒之下三路大軍繼續南下,我想就要進入高家控制的府郡了吧。”

“如果是那樣,朕也無法平息楊撫帥的怒火。哪怕,楊撫帥非常寵愛的側室妃妃,從小與朕情意深厚,對朕言聽計從。”

楊連高冷冷拋下一句威脅的話,便打道回宮了。

他知道,以高貞壽的能耐,當然能查到刀妃妃對他是如何的言聽計從,滿心滿眼的都是他。

至於說刀妃妃有沒有左右楊沅決定的能力,明天他就要和楊沅一起去刀氏部落了,高貞壽上哪兒查去?

果不其然,當天晚上,高貞壽便以國相的名義,向楊連高上了一道奏章。

高貞壽彈劾永昌府、威楚府、統矢府三府的府監事(知府)貪贓枉法、怠政懶政。

他建議皇帝將此三人貶為通判,並提名了三個新的府監事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