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樂思蜀(第3/4頁)
章節報錯
他們原本在利東的根基,溫泫臣礙著郭浩老帥的面子,一直不好下手清理,現在朝廷替他出面,徹底解決了。
楊沅此前派東瀛三女深入利東,是認真做過一番調查的。
溫泫臣任利東帥臣期間,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至於說他當初因為郭家後繼無人,成為郭家軍統帥,如今戀棧不去,這也是事實。
可是在朝廷看來,誰規定這地方就是必須你們郭家世襲的?
現在溫泫臣已經主政利東十多年了,一直做的也還不錯。
朝廷沒有道理把他調走,給郭家讓位。
老帥郭浩確實是一代名將,勞苦功高,但朝廷也沒虧待了郭氏後人吶。
至於曾經進京告御狀的郭玉岫郭姑娘,楊沅這邊也早查明白了。
郭浩老帥生有四子,長子郭淮,也就是郭玉岫的父親。
他病死之後,由其二弟郭棣接任了開州經略安撫使。
郭玉岫一直認為這是二叔奪了她幼弟的產業,悲憤莫名。
可是,這就和郭家一群人悲憤於溫泫臣竊占了郭家的產業一樣。
誰說這利州東路就是你郭家的?
誰說這開州就是郭家長房的?
根本就是一場拎不清的鬧劇。
郭家的人也不是沒想過鬧上一場,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這權力、這地盤,就是他們家的。
由此也可見西軍三帥臣長久以來,確實是滋生了藩鎮自立之心。
而且,由於溫泫臣曾是郭浩老帥的部下,在他們眼中,一直就沒有什麼威懾力。
可問題是,楊沅和劉錡兩位大佬就在利州東路邊兒上,隨時可以帶兵進入利東。
鬧事?
一個動不動就喜歡先斬後奏的,
一個威名能止西夏小兒夜啼的,
郭家舊部思量再三,還是放棄了鬧事的打算。
郭家人往利中就任去了。
說起來,朝廷對他們也夠可以的了,郭棣可是實實在在的高升了。
副都統制,距都統制也就半步之遙。
郭家其他子嗣,也大多得了官職。
只要勤於公事,屢立戰功,也未必就沒有機會重振門楣。
只是那位偏執的郭姑娘,未必想的通。
不過,以楊沅如今的身份地位,會在乎她想不想得通嗎?
楊沅根本沒想起她來。
在郭家接受了現實,離開利東,遷來利中,並且拜見他之後,楊沅就回轉劍州隆慶府去了。
他來利中南鄭城期間,就利用歷時一年多已經快要完工的馳道,同大理國楊連高保持著密切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