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披著楊皮的郎(第2/4頁)
章節報錯
當初那些人故意慫恿一些被裁汰官鬧事,結果如何,可是天下皆知。
此事幕後究竟是,朝廷才一反常態,如此果斷,做出殺伐決斷之舉,如今真相業已悄然流傳開來。
他就是如今的潼川經略安撫使兼利州中路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楊沅。
楊沅經營潼川路許久,只在內部折騰。
利州中路似乎也是利中諸將為了不讓吳家插手進來,主動對他的擁立。
但,只要不那麼瞎的人,現在都已看出,這楊沅就是一隻尖牙利爪的餓狼。
可是,同樣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是瞎,只是不瞭解,也不想了解。
比如敘州三蠻。
他們聽說過潼川路經略安撫使換人了。
聽說的時候,潼川易主已經大半年了。
敘州三蠻首領才偶然聽說這麼個訊息。
聽說之後,他們也沒往心裡去,他們不在乎。
“夜郎自大”是個故事,也是一種心理。
有時候,它並不意味著自大,而是不瞭解、不想了解。
因為……他覺得和他沒關係。
永遠也沒有交集的人和事,瞭解來做什麼呢?
敘州三蠻的大鬼頭,甚至不知道大宋如今的年號是什麼。
但是,在刀妃妃的送親隊伍從敘州過去一個多月後,敘州終於鬧起來了。
三蠻首領在之前大鬧州府衙門,依舊未能解決他們戎民與漢民愈演愈烈的仇殺之後,憤然聯合起來,發起了反擊。
“馬湖蠻”和“南廣蠻”、“石門蠻”聯兵一處,攻打聚集在樂山籠鳩堡的一支漢民伐木武裝,掀起了武力反抗的序幕。
敘州知州柯百泉一直在活稀泥,不讓當地戎民與漢民矛盾日益激烈的事傳出去。
柯百泉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當地的戎民與漢民的關係一直就很僵化,時有紛爭。
這麼多年,不也磕磕絆絆地走過來了?
本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他不想顯得自己治理地方無能。
因此,他一直在捂蓋子。
這一次,哪怕是三大鬼頭帶領族兵攻擊了籠鳩山,他依然選擇隱瞞不報。
他採取的辦法是關閉敘州的貿易市場,切斷給予三大蠻部的給養供應,比如鹽巴、鐵鍋、米糧等。
他要先給三大蠻部一記巴掌,然後再給顆棗兒吃,這事也就解決了啦。
他只比楊沅早到任半年,他到任剛三個月時,當時馬湖部落首領就因為伐木權,和一夥漢民武裝爆發了激烈衝突。
那次他就是用的這種辦法,封鎖了一段時間後,他給馬湖部送去了兩百匹絹,馬湖部首領就放棄了聚眾毆鬥,退回了山中。這一次,應該也能行。
可是,這一次顯然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