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刀把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沅道:“不過,這也是痼疾了,非你之罪,本撫決定,從你的潼川第一將開始改革,成功之後,將之推行於潼川全境。周統制,你意下如何?”
周程正羞愧難當,連忙起身,抱拳道:“願聽大帥差遣。”
“好,坐下說話。”
楊沅待他坐下,道:“潼川駐軍有兩個軍,是吧?”
宋承五代各國軍制,以一百人為一都,五都為一營,五營為一軍,十軍為一廂。
其中一軍就是兩千五百人。
潼川駐軍有五千多少,基本就是兩個軍的建制。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楊沅道:“你回去,馬上對這兩軍進行三次裁汰。”
“第一裁,裁汰老弱痞賴,抵數的賊囚。”
“第二裁,裁汰不夠資格做戰兵,但平素知法守紀,做事勤勉者,調入廂軍。”
“第三裁,裁汰傷殘老兵,對這些有功的但已不能參與戰鬥的軍士,本撫另有安排。”
為了讓周程放心,楊沅又說了一下他對這些人的具體安排。
從戰兵隊伍中裁汰下來計程車兵,放到廂軍裡頭,那就是優秀士兵了。
至於那些立過戰功,但是已經傷殘老弱,如今養于軍中做後勤雜務的,楊沅會選拔留用一部分做教官,另一部分則安排到各州府縣團練中任職。
團練兵平時可以保護地方,清剿山賊,戰爭時隨時可以轉化為軍隊的後備兵源。
但現在很多州縣是沒有團練的,楊沅準備把它搞起來。朝廷不會撥付那麼多錢,但地方豪強們有錢吶。
他們但凡有點勢力的,現在都蓄有私兵,平時還得遮遮掩掩的。
在地方上建立團練,他們這些豪強就是團練使,公私兩便。
而且招收的都是本地兵,這些兵的凝聚力也會更強。
至於說如此一來,他們就會形成一些小山頭,可那不是很正常的嗎?
山頭從來都有,一直都在,只不過隨著你打壓與否,它採取不同的形式呈現罷了。
如果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那就什麼都做不成。
以現在的客觀歷史條件,楊沅除非腦袋讓驢踢了才會去打土豪分田地,他靠的就是這些土豪,而且要大力倚重、扶持。
只要你有本事一直做那個最大的山頭,你就永遠是穩的。
如果你不能,就如即將老去的楊政,無人可以繼承他的基業,他還要用主動交出兵權來換取子嗣的平安。
又如那利東的郭浩,如今還不是讓溫家掌了大權,郭家姑娘甚至想出了假科考告御狀,用輿論倒逼天子主持公道的地步。
~~
所以,如果你不行,總有人會以一種你不曾防範到的方式來取代你。
楊沅是有那個自信能d住局面的。
“裁,大力地裁,剩下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我要真正的精兵強將,能以一當十的。”
“我的五百親兵,都是經過靈壁大戰的老軍,做個侍衛太也浪費,也安排進去,做十將、虞候、承局、押官等低階武官。
至於空出來的兵額,我要你重新招兵,一軍只招良家子,另一軍則民族不限、籍貫不限,出身不限,什麼山賊逃兵亡命潑皮,願意從軍贖罪的苦役囚徒,都可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