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小叔爺(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方面,他是想毀了楊沅負責此案的公正性。
你們不是不相信我嗎?
現在朝廷派人來了。
可朝廷派來的人,是我的族親兄弟,那麼他的調查結果,你們還信得過嗎?
再一個,楊政不僅認了親,還把楊沅的輩份抬的很高。
如此一來,公開認親,有這麼多人見證,楊沅這層族親的關係就摘不掉了。
既然摘不掉了,你作為長輩,自家族親以後有事,你若袖手不理,就會遭受很沉重的社會輿論壓力。
楊政此人,打仗果敢勇猛,對外八面玲瓏,御下精明有方,對於任何潛在威脅都能心狠手辣。
可是對於自己的子嗣,哪怕他們再廢物再無能,卻依舊能無私寵愛,為其不惜割捨自己得到的一切。
現在的他,也只是一個心心念念為子孫計的老父親而已。
……
梵清進入潼川路地境,對自己的行蹤就注意多了。
她只是從小未曾下山,不諳人情世故,不解世俗事物,智商可並不低。
這一路走來,漸漸也懂得了一些道理。
比如,她現在知道,自己的容貌會比較引人注意,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她戴了一頂“冪籬”。
進入楊沅的地盤後,她就不再談論楊沅。
因為她覺得這是楊沅的地盤,各個州就像伏虎寺的各個堂、各個殿,都是一個共同的住持。
不管在哪一堂哪一殿,如果你非議伏虎寺住持,都會激怒這些殿、堂的執事長老和弟子們,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直到她風塵僕僕趕到潼川府,她才聽說,楊安撫去了興元府。
又打聽了一下興元府在哪,梵清小師太就有些發呆了。
還要……趕那麼遠的路嗎?
不過,一想到雙玖向她哭訴的悲傷,想到某位成都女店主對楊沅的評價,梵清小師太又堅定了自己的禪心。
那就追去興元府吧,不在楊沅的地盤上,抓了他之後,也方便帶他離開。
這樣的大惡人,不能再容他在世間造孽了。
梵清小師太決定找到楊沅,抓住楊沅,把他帶上峨眉山。
把他囚禁在深山群壑之間,築一草廬,逼他修行,每日禮佛頌經,贖他深重的罪孽。
我佛慈悲。
梵清毅然踏上了前往興元府的漫漫長途路。
她離開潼川府的時候,她的親大哥吳淵,正風塵僕僕的從大理國趕回宋國,進入潼川路地境。
吳淵得到楊淵授意之後,他先去了吐蕃。
楊沅需要兩種馬,西北馬和滇馬。西北馬顯然是用來騎乘打仗的,而滇馬則主要用來代步和馱運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