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為開啟天窗說亮話盟主加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北金一邊假裝和金國死戰,一邊趁著大雪還沒封路,在草原上搶牛搶馬搶女人。
還要瞞著宋國,向宋國哭訴他們打的有多慘。
西夏國,明明皇室被國相打壓的抬不起頭來,可是西夏皇帝還把傑出的皇室子弟“放逐”出去,逼他去四川做潛伏。
完顏亮在中都燕京,懷裡抱著別人的老婆臥薪嚐膽,打算來個十年生聚。
這世界,簡直就是一個草臺班子。
大宋這邊也很忙,靈壁大戰結束了,可是與之有關的很多事情才剛開始。
犒賞、撫卹、敘功、補充兵員、提拔將官……
言甚在一群汴京老臣和太皇太后的問詢下,最終也確定了他的身份,確係欽宗皇太子湛。
但是,他參與了金人奸謀,意圖弒君篡位,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最終官家開恩,不予懲誡,也不予公開其身份,把他榮養在宗陽宮內,從此內外隔絕。
而因為趙諶參與的這樁陰謀涉及到的諸多官員的調整,也讓官場上餘震不止。
自告的、檢舉的……
雖說倒也不至於讓門下省門庭若市,但……絡繹不絕,每天總有那麼一兩個人踏進門來。
朝廷這邊,年底的考功,官員的調整,也是忙的不可開交。
好在大宋的儲備人才實在是太多了,不至於像大明老朱反腐似的,反到無人可用,只好讓犯官們戴著枷梏署理公務。
朝廷在官家歸來之後,召開了一次御前擴大會議。
之所以說是擴大,是因為把左諫議大夫楊沅也給擴進來了。
皇帝的傷勢還沒好利索,偶爾還是會咳血,但並不影響他坐臥行走。
這內傷只能慢慢將養,國家運轉一日不可停止,所以官家拖著病體,也得主持議政。
在這次御前會議上,楊沅提交了他作為諫議大夫的第二份奏疏。
沈該、魏良臣等大臣都以為楊沅是要建議嚴貪贓之法,重官吏考核,裁冗濫之官,優官吏選拔。
因為這些事都是有跡可尋的。
藉著湯思退、譚鷹炆等人以貪墨罪名被抓,又有諸多官員畏罪自首,官家已經下詔,在自告期結束以後,凡經審查確認犯有貪贓罪的官吏,一律免職,終身不許再用。
情節嚴重而不致死刑的,除沒收全部家產外,一律像一般罪犯那樣黥面刺字,流戍邊地。
官吏考核方面,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吏部今年的考功更加嚴格。
原吏部是被楊沅一手端掉的,原都察院的蕭毅然、盧承澤等多名監察御史,現在就任職於吏部要害部門。
楊沅順水推舟為他們造勢,自是應有之義。
至於裁汰冗官,這本來就是一項剛剛開始,尚未結束的大工程。
藉著懲治貪腐、考課官吏的這股東風,做起來也就更加容易。
所以,沈、魏等宰執官,是想著要潑楊沅一盆冷水的。
卻不想,楊沅上書的內容卻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楊沅上了一份萬言書,上邊沒有半個字的文采粉飾,而是用非常樸實的語言,詳盡切實的資料,一番分析諫議,歸納起來就是:
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促進貿易。
而這,正是沈該、魏良臣他們幾個老臣準備在這次御前擴大會議上提出的建議。
這次御前會議,實際上是對明年一年大宋官府重點工作內容的一個確定。
然而,他們沒想到,一向激進,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楊沅,居然會上這樣一份奏疏。
御前會議結束,沈該和魏良臣並肩離開議政殿。
來往官員見到兩位老宰相,都是避立路旁,長揖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