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晉王,偽造成晉王畏罪自殺的模樣,但是結果呢?

她真的還有機會活著離開?

她真的還有機會得到金國皇帝的封賞?

她不相信,根本不信。

可是,如果不遵從“血浮屠”的命令,她的家人就將性命不保。

那是養育她長大的親人,她同樣不捨得因為自己而置他們於死地。

但她還這麼年輕,她也真的不想死啊。

她一直猶豫著,掙扎著,苦惱著,糾結著……

可是,時間不等人,再不做出決定,什麼都來不及了。

到那時除了按照血浮屠的要求去做,她便再也沒了退路。

“扶光,先委屈你一段時間。等爺把左鄰右舍的宅院買下來,擴建了王府,便給你單獨置一座院子,撥些丫鬟下人給你聽用。”

“扶光,你和寒酥算是半個同鄉了,要不就讓她的院子與你挨著,閒時寂寞了,你找她聊天說話也方便。”

“扶光,其實本王這些愛妾人都很好的,也就王妃被我那書呆子岳父教的呆板了些,你平時不往她面前去湊也就是了。”

回想著晉王趙璩對她私語過的一些溫柔的話,扶光的目光漸漸穩定下來。

她取過一枚玳瑁簪,藏進了袖筒,深吸一口氣,走出了房門。

她決定了,為了她的幸福未來,同時也能保全她的家人,她必須要去做一件事。

她的未來能否把握在自己手中,全看此舉了!

……

賞,放在飲宴當中並不違和。

皇帝經常在各種慶祝場合賞賜大臣們東西,這也是自古以來的風氣。

唐明皇曾經鑄造過一批金子做的“開元通寶”,他在宮門樓上飲宴時,就抓了大把的“金開元”拋下樓去,任由宮人搶拾。

如果是與民同樂的日子,那百姓們也有機會搶到“金開元”,這可是白來的一份財富。

相比起來,宋朝皇帝倒是更加內斂一些,他賜的財物不會那麼貴重,象徵意義大於財富本身的價值。

而且他也不會坐在城門樓上,信手往城下拋灑金銀,讓宮人和百姓你爭我搶。

不然,就算他乾的出這種事,也要被百官噴個滿臉唾沫星子了。

今日他賞賜宰執以下文武百官的是錦緞,價值雖然不菲,倒也算是妥當。

當然啦,絲絹製成的簪花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大宋官場的保留節目。

所以,滿朝文武的官帽旁,都簪了一朵漂亮的絹花。

而封賜就甚為隆重,尤其是有朝廷正式頒發的任命、冊印等物,那就不方便在酒席宴前進行了。

這是國家大典,很隆重莊嚴的事情。

但,這並不妨礙皇帝在這樣喜慶祥和的場合去宣佈這些事情,具體的儀式可以回頭再補。

所以,此番淮東大捷涉及到了功臣,全都在席間得到了嘉獎與封賞。

負責排程的、後勤的、前線征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