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預相(第3/3頁)
章節報錯
現在看來,楊沅分明是宰相之才。
那麼,就不能讓楊沅在都察院一直幹下去。
都察院是監攝百官的,天然的立場上和文武百官就有些對立。
楊沅在都察院幹太久了,會為他自己樹立很多政敵。
在宋朝歷史上,很多諫官最後都當了宰相,比如王安石、范仲淹、韓琦、富弼、張方平、歐陽修、包拯等……
但是這些人在臺諫位置上,最多的也只幹過一兩年,然後就被調離了,相當於只是在臺諫位置上鍍了一層執法公正的金。
但凡朝廷有意培養為執政官的,就不會讓他在臺諫位置上幹太久,久了得罪人太多。
楊沅又是個喜歡任事的,他在都察院才待了一年,整個吏部都被他幹垮了,再讓他幹下去,他身上司法官的標籤烙印就太深了,洗都洗不掉。
所以,趙瑗有意要把他調離。
這時候,就出現了詭異的一幕,眾伴駕大臣雖然把楊沅誇得花團錦簇,但大家推舉之時,大多回避了自己所在的衙門。
楊沅太出色,就會顯得自己黯淡無光。
而且楊沅太會搞事情,他們和楊沅算是同一政治立場上的人,楊沅在外邊搞事情,他們看的興高采烈,也願意為楊沅攘臂高呼,表示支援。
但是把楊沅安排到自己衙門的話……,他們還是有點介意的。
趙瑗聽眾大臣又議了個天馬行空,便輕咳一聲,再度為他們指明瞭方向。
“眾卿以為,門下省諫議大夫一職,如何?”
沈虛中等人聽了一呆,這才回過味兒來。
官家……這是要開始培養楊子嶽走宰執之路了?
……
李道侍奉官家回到行宮,自己就在提供皇帝的行宮之外,臨時尋了個住處。
這兒近,萬一皇帝這邊有什麼事,他可以第一時間出現。
李道雖是個武將,可是真的是生了一顆七巧玲瓏心,特會來事兒。
他的眼光還準,所以一路走來遇難呈祥、逢凶化吉,官運亨通的很。
臨安金牌快遞、還有監國加封,這等急奏一到,他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李道身為鄂州諸軍都統制,當然知道西夏和金國在與大宋接壤的邊線上發起的連番進攻。
他只道是朝廷出了什麼大事,趕緊披掛起來,匆匆趕到行宮門前候命。
結果,他並沒等來皇帝的傳見,只聽來一個淮東大捷、楊沅大捷的訊息。
李道這才知道是朝廷報來大捷,放心地回到自己臨時的住處。
他的四子李鳳年為父親解甲,李道忽然以手撫胸,神情痛苦,似乎氣兒都喘不上來了。
李鳳年大驚,急忙扶住李道:“父親,你怎麼了,可是哪兒不適?”
李道被他扶著,在椅上坐下,這才用力捶了捶胸口,痛心疾首道:“我生女兒,生晚了呀!”
李道恨恨地看著李鳳年:“你和小五(李鳳娘)顛倒一下,叫為父先把小五生下來該多好。
錯失了一個乘龍快婿,為父的心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