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凱旋(為JJM盟主加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張侍郎把監國的令書唸了一遍,大意就是從即刻起,由張侍郎接手兩淮防務,監軍楊沅使命完成,即刻回京。
令書上,對於楊沅卸任還京,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兒,更多的是對李顯忠等人交代善後事宜。
李顯忠是禁軍將領,但是在此非常時刻,他還不能馬上回京,得和張侍郎一起留在淮東。
屯駐軍是必須擴招的了,擴招的標準,各州府的屯駐軍各給多少兵員數額等,令書上皆有交代。
至於禁軍倒不必急於一時,他們可以等回到臨安再行招募。
楊沅作為監軍,倒也沒有太多可以交接的東西,主要就是由他負責的後勤補給。
楊沅回到自己帳中,取出幾位娘子軍寫下的賬本,又聽她們交代了一番,便返回中軍大帳與張舒寧做交接。
張舒寧能做到兵部侍郎,自然不是一個庸人,看了楊沅的帳本,再聽他介紹一番,再看他時,眼神兒便有些不同了。
想不到,這楊沅打理後勤補給的本事,比得上一個幹了一輩子糧曹的老吏!
原就想著,他年紀輕輕,如何能這般精於軍事,竟能指揮得了十萬大軍的戰役,創下如此赫赫戰果。
這個狀元,果然是個全才。
可惜,這等人才,卻不是我道中人。
張舒寧目中飛快地掠過一絲憐憫。
用不了多久,楊沅的人頭,也該掛到高杆上去了。
可惜,可憐,可嘆!
……
次日一早,楊沅率領部分禁軍返回臨安。
李顯忠率領禁軍和屯駐軍眾將領,將他一直送出十里開外,然後下馬再拜,目送楊沅的身影消失在天盡頭,方才折返。
張侍郎冷眼旁觀,對於楊如此得淮東將士的崇敬,心中難免嫉恨。
而此時,邵宏淵已經快快樂樂地一路殺著金兵的散兵遊勇,割著人頭,返回淮西去了。
一到淮西,邵宏淵便立即寫了戰報。
他殺的人當然沒有淮東戰場上死亡的金兵之多,可他撿漏撿了好幾個“大腦袋”。
混戰中由於有親兵的保護,將領的戰死率是最低的。
可是很多金軍將領實在沒有想到,他們會在回到金國之後,又碰上一支宋軍。
除了金國的兵部尚書、此次金國對兩淮戰役的主帥耶律元宜,邵宏淵還撿了好幾個猛安、謀克的人頭。
邵宏淵也不是不知道投桃報李的人物,戰報之上,對於楊沅極盡讚譽之辭。
看他那說法,那就是楊監軍神機妙算、料敵如神,早就判斷到了金軍的大敗,因此命他佯襲徐州,實則阻擊北返的金國潰軍。
邵宏淵把楊沅誇成了孫子吳子諸葛子的複合體,他自己聽了都覺得肉麻。
所以,邵宏淵都沒好意思再讀一遍找找錯字啥的,就叫人急遞臨安了。
此戰,臨安從三衙禁軍中抽調了五萬餘人分赴兩淮。
淮東戰場有三萬多人,淮西戰場一萬多人。
靈壁一戰,禁軍承受的打擊最大,足足過半的戰損。
如今輕傷者暫留於前線,重傷者暫時不宜移動,隨同楊沅回返臨安的都是傷勢不輕不重,可以返回臨安養傷計程車卒。
所以,楊沅行軍的速度並不快,他要照顧到這些傷兵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