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我們需要一場失敗(第1/6頁)
章節報錯
大軍開拔了。
隊伍綿延數十里,首尾不能相顧。
楊沅以兩淮監軍使的身份,隨同東路李顯忠部向兩淮地區進發。
過了大江,他們便踏上了淮東大地。
貝兒、玉葉、羽嬋、姬香、花音、小奈,六女個個身著戎服,扮作楊監軍身邊的貼身校尉。
六人雖然一身男式戎服,但其眉眼體態卻難免雌化。
不過,軍中人都以為她們是宮裡派出來的小太監,所以對此倒是並未懷疑。
楊沅剛一到任時,就已表明了他的態度:絕不干涉軍隊的正常指揮和作戰計劃。
再加上他有軍伍出身的履歷,這讓三軍將士對他極具好感。
而且,他所表現出來的赫赫威勢,也叫人不敢無視。
監軍通常出自三種:文官監軍、武將監軍和太監監軍。
武將監武將的情況相對較少,但也不是沒有。
金國的完顏亮當初把親信趙一甲派去遼東,擔任東京(遼陽)副留守,做為完顏雍的副手,實則就是以武將監武將。
而楊沅,則是三種監軍元素集於一身。
他曾潛赴北地十年,後曾任職於樞密院和御龍直,算起來從軍十二載了。
所以,他是武將監武將。
他是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在文官裡面那也是文的不能再文的存在,是根正苗紅計程車大夫。
所以,他是文臣監武將。
現在他身邊又有六個分明就是宮裡太監的貼身侍衛。
那又是公公監武將了。
如果監軍也能疊BUFF的話,誰還能疊得過他?
因此,楊沅雖然主動提出,他不會干涉軍事上的任何具體行動,但是李顯忠和邵宏淵不能不懂事啊。
二人不論大事小情,舉凡軍伍調動、駐防部署等,都會事無鉅細地及時向楊沅通報。
負責東路軍的李顯忠是一員虎將,如今年富力強,還不到五十歲。
西路軍的主將邵宏淵和李顯忠的年紀差不多,剛剛五十出頭,也是一員久經戰陣的老將。
二人分兵並進,猶如一頭餓虎張開了血盆大口,狠狠噬向兩淮地區立足未穩的金軍。
兩淮地區的堅城本就不多,能被金人在偷襲中一舉拿下的城池,就更不具備據城堅守的條件了。
在這種情形下,金兵更願意發揮他們之所長——野戰。
利用其野戰優勢,再加上宋軍兵馬剛到,立足未穩,金軍以逸待勞,主動出擊,更容易獲得戰果。
所以大宋援軍一到,就與屯駐大軍一起投入了戰鬥,兩淮地區頓時狼煙四起。
楊沅果然做到了他的承諾:不干涉將帥指揮。
因為他有自知之明。
坐在金鑾殿上,不瞭解前敵的具體情況,卻習慣於插手前敵具體軍事行動的帝王,哪怕他曾經是個馬上皇帝,也曾戰功赫赫孰諳軍事,卻也能常常昏招迭出。
那麼一個軍事上的外行,靠著千百年後紙上資料的一點固化分析,就想去嘗試用兵如神,那就更是一個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