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4/5頁)
章節報錯
三年任期,年年一等,任滿必然升遷。
那他儼然就成了一個小“湯思退”,甚至從年齡上來說,他比湯思退更加耀眼,說不定剛過而立之年,就能成為當朝執政。
只是,眼熱了半晌,他還是狠狠心,放下了這個誘惑。
如果只從個人前程的角度考慮,他順水推舟去泉州赴任,便是最好的選擇。
但他考慮的從來都不只是個人的前程。
這個簍,他已經快編好了,該收口了。
那些臭魚爛蝦,也該往裡邊裝一裝了。
這個時候,他怎麼捨得走?
湯思退領眾參政去見了沈該,向監國請求“便殿議政”的是這位首相。
也就是說,沈該顯然也同意了湯思退等人的解決辦法。
楊沅在得到晉王趙璩傳來的訊息之後,馬上便讓人去了一趟皇城司,面見皇城司副提舉韓薦松。
韓薦松接到訊息,便假模假樣地又提審了龔瑾泉(答不也)和黃極(益都)。
這些曾經開設假“會子務”,又在渡子橋頭行刺過楊沅的金國奸細這些日子受刑不過,已經交代了很多東西。
實際上,能交代的他們都已交代了,包括還有一位“第五浮屠”成為漏網之魚的訊息。
但是皇城司卻一直按兵不動,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
被拘押在牢裡的龔瑾泉(答不也)都有些疑惑了。
他不明白宋國的皇城司究竟想幹什麼,他明明已經交代了所有,除了一個秘密。
那個秘密就是:有些交代,是“第一浮屠”湯道生曾授意他的,一旦被俘必須交代的機密。
而如果沒有被俘,也要想辦法讓宋國知道。
在那個備用計劃中,黃極(益都)將成為犧牲品。
但現在他被俘了,那麼以身入局者就成了他。
然而在他交代之後,宋國這邊明明已經知道了這些機密,卻始終沒有任何動作。
這種情況下,皇城司今天的提審在龔瑾泉看來就非常的荒謬了。
因為韓副提舉的訊問沒有任何新意,就是把他已經交代過的事情,又煞有其事地問了一遍,並認真做了筆錄,然後畫了押,署上了今天的時間。
龔瑾泉被帶回大牢的時候,對此詭異舉動依舊摸不著頭腦。
而韓薦松則把龔瑾泉的這份筆錄,連夜送到了晉王府。
晉王趙璩擺駕前往皇宮的時候,這份他已經連夜看過的筆錄,便已先他的儀仗一步,送到了首相沈該的案頭。
沈該接到這份筆錄的時候,正在“政事堂”裡閉目養神。
他年紀大了,自知精力不濟,因此每有重要議事,耗時較長且容不得他反覆斟酌時,他就會提前養一養神,含一片人參,以確保議事過程中始終精力充沛。
收到晉王派人給他送來的皇城司訊問筆錄時,沈該本有些疑惑,他不明白馬上就要召開“便殿議政”了,晉王有什麼緊要事需要提前和他通氣兒。
待他翻開那份筆錄一看,臉色就變了。
“晉王一向輕浮,沒有這份心機。”
“楊沅……到底是個後生小子,年紀輕輕,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城府。”
沈該輕輕眯起了眼睛:“那麼,究竟是誰,在晉王背後為他運籌帷幄?”
沈該將朝中的重臣、臨安的隱士、致仕的國老挨個琢磨了一遍,卻沒有找到一個能“對號入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