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滿江紅(第2/6頁)
章節報錯
今天進城過元宵節的百姓很多。
他們三三兩兩扮成尋常百姓,有老有少。
只要沿途閉口不言,不叫人聽見他們說話,便不用擔心被人識破身份。
至於進城的路線和水陸交通方式,他們這一個多月經常隨靜海和吉田兩位使節四處訪問,倒是早就熟了。
……
北宋的時候,大宋天子與民同樂是在皇宮的宣德樓上設宴,欣賞潘樓街和御街的花燈。
在宣德樓的下面,潘樓街的北側,臨街建看臺幾十座,宰相、副相、樞密使、六部尚書及其家眷則在此就坐。
皇帝在樓上觀燈,大臣們在樓下看臺上觀燈。
但南宋宮城的位置比較“別緻”,它在整個臨安城的東南角。
大臣們上朝如果想走正門都得繞一大圈兒,更不要說觀燈了。
它前門是南水門,左面是鳳凰山,右面是北水門,後面是六部衙門所在地,在哪兒擺燈市?
所以才有了運河觀燈。
如此一來,皇帝就得攜妃嬪和皇養子從宮城出來,走北水門,乘御舟沿護城河先往北去,繞到城池最北面要進入內運河的外碼頭。
在此,匯合有資格伴隨皇帝觀燈的眾大臣,一起乘船再進入城內。
右相秦檜、左相沈該、副相万俟卨、樞相秦熺、六部尚書及其家眷,則或乘舟、或乘車,自行趕往匯合地點。
秦檜和秦熺父子並未結伴而行。
秦檜乘車、秦熺乘船,分別從水陸兩條道趕往了城北碼頭。
實際上,他們是在這個過程中,為自己留了後手。
一旦計劃出現意外,必須外逃,則隨機應變。
陸路可行就走陸路,水路可行就走水路,趁著城中大亂,尚來不及反應,他們就能搶先一步離開。
為此,他們一直暗中經營的潛勢力,已經全部調動起來,隨時接應他們逃往建康。
乘著四馬的輕車,緩緩行走在御街之上,秦檜從半卷的簾籠裡看著熱鬧繁華的街市。
運河沿線兩岸,早就綵棚高搭,華燈處處,被遊客行人擁擠不堪了。
御街不是主要的觀燈區,儘管如此,此刻行人也多,摩肩接踵。
秦檜忽然想起了他做鄉村教師的那段日子。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
秦檜撫須微笑,今日事成,老夫就是大宋真正的主人了。
想當初,我只想能擁有百畝水田,做一個鄉下小地主,便心滿意足了。
誰曾想,二十年耕耘,老夫竟從一個孩子王,變成了大宋的無冕之王,世事真是奇妙。
……
想當初,我只想把“有求危機公關”開到大宋,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土財主,有鹿溪長相廝守,便心滿意足了。
誰曾想,兩年之後的今天,我成了擁有海貿、珠寶行、香料鋪、茶行的大富豪。
我還有機會左右一個帝王、一個權相的生死,世事真是奇妙。
賣魚橋上,楊沅憑欄而望,默默地感慨著。
暮色漸深,用不了多久,兩岸便會有一盞盞彩燈亮起來了。
楊沅忽然覺得臉上微涼,他眯起眼睛向天上望去。
一朵雪花輕盈地飄落,從他眼前,嫋嫋地落向橋下悠悠的流水。
要下雪了。
一個瘦瘦的老者,挑著兩個草垛,輕盈地走上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