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心術(第1/9頁)
章節報錯
叛軍勢如破竹,連續摧毀了烏古論元忠設下的四道防線,一路勢如破竹地殺到了遼陽城下。
遼陽城下,依託著城牆,是遼陽兵在城外構築的最後一道防線。
完顏雍並沒有選擇直接退兵固守城池,那樣的話他的損失當然更小,但也會更加被動。
他做這場苦肉計,本就是為了示弱於敵,以便讓叛軍在這一戰之後,能夠放鬆對他的警惕,放心大膽地去肆虐遼東,阻擊完顏亮的北上大軍。
而他也可以趁此機會,一邊名正言順地擴充軍隊,一面靜觀時局變化,再思對策,可謂是進退自如。
讓完顏亮派來監視他的欽差趙一甲去控制鴨綠江畔的九連城,不僅可以把皇帝派在自己身邊的耳目名正言順地調開,還能由此更加證明他忠於皇帝。
只要趙一甲在遼陽,很多事他都做不了的,因為根本瞞不了人。
而趙一甲去了九連城,在他沒有豎起反旗之前,趙一甲就是他控制九連城,將遼東東南區域連成一片的得力工具。
如果時機成熟,可以亮明立場了,他派在趙一甲身邊的副將龔正龍,隨時可以殺趙一甲,接管這支邊軍武裝。
可以說,這是他和叛軍之間,一場沒有談過合作的默契合作。
因此,把防線放在城外,才不會讓叛軍對他形成圍城之勢。
由此,他就可以遼陽和外界繼續保持密切聯絡。
他需要的不是守住遼陽城,而是利用叛軍吸引各方目光,使他能夠猥瑣發育。
叛軍一路追殺,待殺到遼陽城下時,雖然士氣高昂,也已精疲力盡了。
完顏大睿便命人在遼陽城南十五里處安營紮寨。
古代攻城的一方安營紮寨,其實並沒有一定要隔多少裡的要求。
距離遠近,完全依據戰局和地形,由主帥自行決定。
如果攻城一方佔據了絕對優勢,根本不怕敵軍出城偷襲,那麼你就是在離城二里處安營紮寨,那也未嘗不可。
如果敵軍具備較強的反擊能力,那麼為了預防夜襲,一般就要隔開十五里以上再安營紮寨了。
這是給自己一方留出足夠的應變時間。
營寨外有提前挖好的陷馬坑、擺好的鹿砦和拒馬,再加上安排在城下的斥候,十五里的距離足以應變了。
基本上杜絕了被襲營的可能。
但是如果在三十里開外有一處易守難攻的好地方,謹慎些的將領選擇在此處紮營,那也無可厚非。
吩咐人安營紮寨以後,完顏大睿和完顏驢蹄就率領一支精騎抵達了遼陽城下。
他們二人還沒有來過遼陽,今日先觀察瞭解一下遼陽的城池情況,也方便商量明日的攻打細節。
此時天近黃昏,殘陽如血,遼陽城下一片肅穆。
遠遠的就可以看見遼陽軍的營盤,森然佈列於城下。
完顏驢蹄佇馬觀察片刻,高高地揮了一下手,便有一輛馬車從後邊駛出來。
馬車上搭著一個四方架子,架子四面和頂上都掛著生牛皮。
有了這東西,即便是膂力過人的神射手,也很難射穿牛皮傷及裡邊的人。
一般攻城一方會用這種東西製作掩護裝置,挖掘城牆計程車兵則藏身其下。
如今他在一輛車上搞出這種東西來,不免令對方的兵馬有些莫名其妙。
完顏驢蹄提馬跟在馬車後面,身後還帶了二三十個甲士。
等他趕到陣前一箭之地外,方才勒住戰馬,揚聲大喝道:“我乃完顏驢蹄,叫烏古論元忠出來答話。”
“叫陣兵”把完顏驢蹄的話又重複了一遍,片刻之後,對面營盤轅門大開,從中湧出一隊人馬,也有數十人上下。
完顏驢蹄看著大旗下策馬而立的烏古論元忠,揚聲大喝道:“元忠,完顏雍要做完顏亮的忠犬,你也要做完顏雍的忠犬嗎?”
對面大旗下,烏古論元忠沉聲喝道:“完顏驢蹄,你這不忠不義的賊子,世受君王之恩,卻不思報答國家,如今還想勸降本將軍,痴心枉想!”
完顏驢蹄惡狠狠地呸了一聲,喝道:“本王承受誰的恩惠了?我家有如今地位,全憑戰功一刀一槍爭出來的。
完顏亮他篡位弒君,好色嗜殺,背棄祖宗,屠戮功臣,他才是大金的亂臣賊子,老子憑什麼反不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