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喬老爺召開了一個小會,只有一府三判四人參加。

臨安府的大小官吏都很關心這個會,因為這個會關係到幾位通判對臨安府事務的分工。

有些官吏和部曹,接下來可能要在三個通判之間劃轉。

關係到自己以後跟誰,官員胥吏們自然格外在意。

大家不約而同的放棄了外務,今天都在衙門裡坐衙,等候會議的結果。

臨安府衙的修繕施工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臨安縣令徐海生已經找藉口跑了好幾趟臨安府,看著那些正在施工的工人,眼睛紅的跟兔子似的。

縣、府,都是前衙後宅。

也就是說,他們一家人是住在縣衙裡的。

一個兩百多年沒有修繕過的縣衙……

當然了,後宅沒那麼慘。

因為歷任官員,都會自掏腰包修繕一下。

可前衙就不同了,就算他有錢,也沒有自掏腰包去修公堂的道理。

通判南廳正在修建地下排水系統。

整個臨安府的排水系統,南廳都負責了。

排水系統的出口就從南廳的南牆下出去,排向附近的內河河道。

排水通道挖的非常大,如果是這種規模,估計五百年都不會淤塞。

小會是在設廳召開的,但不是在喬貞的簽押房舉行。

因為喬老爺的簽押房正在大修。

所以他們四人開會的這間廂房,擠滿了傢俱、桌椅、箱櫃,十分擁擠。

儘管很擁擠,但是四人坐在其中,卻是滿面笑容。

誰不想擁有一個敞亮氣派的辦公環境呢,他們很快就有了。

晏丁已經去國子監報到了。

這邊修繕剛一開工,晏本的“盤”楊沅就接了。

如果晏丁以前一直是在臨安府正常坐衙,今天也就用不著開這個會了,直接把晏丁負責的事務轉交給楊沅就行了。

可問題是晏丁以前經常生病,所以臨安府的重要差使都分給別人了,晏丁對此當然沒有意見。

如今楊沅作為新科狀元挾銳而來,如果只讓他負責一些內務和案牘之事,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可是,已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權力,有人會願意分出去嗎?

喬老爺本可以先私下和三位通判溝通一下,摸一摸各人的態度,做一做他們的工作。

不過,如果他這麼做了,調停、溝通所有問題都得他一肩扛,很可能結果還是三廳通判都不滿意。

喬老爺是一個很尊重佐貳官的人。

通判嘛,尊稱是監州!

什麼叫監州?

有權監督他這位正印官主政、施政的輔官!

因此,喬老爺決定公事公辦,一切擺在檯面上講,你們自己商量著來。

喬老爺喝了口茶水,看看劉以觀、張宓和楊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