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袖中出手(第1/6頁)
章節報錯
辛棄疾聽了肥天祿的話,略一思索便道:“鄧州啊,建安二年,曹操宛城大戰,圍張繡於穰,以鄧州航道運兵運糧。
建安十三年,曹操為赤壁之戰,又以鄧州為糧倉。好地方啊!”
他眼中的好地方,當然都是對於作戰有用的地方。
“咦?”肥天祿眯起眼睛看了看馬上這個魁梧的少年。
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看得出眼前這少年的年歲並不大。
不過,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身量,實屬難得。
肥天祿笑了笑道:“小兄弟博聞廣見啊,老朽只是一個商人,可不知道這些舊事兒。”
眼看到了城門前,行人漸多,辛棄疾扳鞍下馬,牽著馬與貨車同行。
辛棄疾笑道:“某年紀雖小,卻是最好軍事,好軍事豈可不知地理,故而對鄧州略知一二。
大叔是鄧州商人,你那邊的生意可還好麼?”
肥天祿信口答道:“還好,我們鄧州設有榷場,可以和宋國互市。
老朽從鄧州榷場買了宋國貨物,再販來中都,賺個辛苦錢而已。”
辛棄疾好奇地道:“那麼大叔你可以經常見到宋人了?”
肥天祿笑道:“小兄弟你連這也好奇嗎?
南人與我北人,相貌、談吐、穿著並沒什麼不同,不稀奇的。”
辛棄疾喃喃地說道:“是啊,南人北人同祖同宗,自然一切皆同……”
辛棄疾年歲雖不大,卻是個爽朗的性子,與肥天祿聊著天,便一同走向城門。
守城的金兵檢視辛棄疾的“公驗”,見他是到中都來考進士的讀書人,倒是絲毫不敢刁難。
金國現在很重視讀書人,因此讀書人的地位很高。
金國消滅北宋,宋室南遷之後,金人曾經在河北真定舉行過一次科舉。
開科取士的目的是,他們侵佔了大片領土,卻沒有人才去治理。
奈何,根本沒有讀書人前去應試。
眼見大考將至,一個報名的書生都沒有,金人無奈之下,只能派兵挨家挨戶地去搜,發現是個讀書人,就如獲至寶地押去考進士。
即便如此,倉促之間,他們也只湊了七十二個讀書人。
因為參加科考的人實在太少,七十二人全部錄取,號稱“七十二賢”。
那一科的狀元名叫許必,被金國授予“郎中”之職。
許郎中是個鎮不住橫財的命格,騎馬經過宮城的左掖門時,一個不小心就摔了下去。
好巧不巧的,腦袋正磕在石頭門檻兒上,就此一命嗚呼。
民間因此便有傳言,說他德不配位,明明不夠資格做文曲星,偏要強行上位,所以遭了天譴。
這事弄得金人好大沒臉。
如今,金人統治北方已有三十多年,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已經接受了被金人統治的現實,開始參加科舉,搏取功名了。
儘管如此,金國仍然十分渴求人才,對讀書人的重視依舊。
再加上金國南下佔領中原後,迅速被中原文化同化。
金國權貴們開始附庸風雅,瘋狂迷戀漢文化。
甚至,於對文教大興的宋,他們都不大看在眼裡,反而格外推崇一代詞宗稱帝的李後主。
因此這守城的金兵,還真不敢得罪辛棄疾這個讀書人。
辛棄疾收回“公驗”,對那守城士卒道:“這商隊掌櫃,與我家交好,還請行個方便。”
說著,他便塞了一錠銀子過去。
那守城官兵把銀子籠在袖中,眉開眼笑地答應一聲,登上車子草草扒拉了兩下應付了差使,便讓他們進城了。
肥天祿對辛棄疾笑道:“今日倒是沾了小兄弟的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