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登科繼小登科(第5/7頁)
章節報錯
這個午飯時間,其實也是官家和宰執、六部商量確定最終進士排名的過程,而這個結果,顯然不稱万俟卨的心意。
官家展開名單,莊重地喚道:“一甲一名,臨安楊沅!”
站殿將軍立即面朝大殿之外,中氣十足地喝道:“一甲一名,臨安楊沅!”
殿門處的禁軍衛士也轉身向外,高聲傳報。
訊息口口相傳,一直傳到肅立的新科進士隊伍當中,立即有人一臉狂喜,有人臉色驟變。
臉色驟然的自然是那些不能堅持本心,奏對完全是觀望風色,想要投機取巧的。
他們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如今官家既然點了楊沅為狀元,那自己的主和言論豈能入得聖心?
那他的成績……
聽到唱名的楊沅深深吸了一口氣,強抑激動,舉步向丹陛之上走去。
身後,是無數道或妒或羨的目光。
到了殿下,又有輔試官捧著新科進士的花名冊,向楊沅仔細詢問了他的姓名、父親之名、祖父之名。
幸虧他大哥楊澈把老祖宗的靈位都從北方背過來了,楊沅又時常給大哥和楊家列祖列宗上香,父祖姓名自然是知道的。
其實楊沅方才在殿上那般大出風頭,殿上何人不認得他?
只不過這上殿之前核對祖、父姓名的環節斷不可少,因為出過這方面的差錯。
宋真宗天禧三年殿試的時候,就出過同名同姓的兩個進士。
當時唱名上殿,既不念籍貫,也不核對父祖。
結果本來只該考個三甲的那位進士耳朵尖,先聽到了唱名。
他以為是喊他,就上殿領旨謝恩了。
等那位考中二甲的進士慢吞吞地走上金殿,真宗皇帝才發現弄錯了。
二甲和三甲是要背一輩子的資歷,先上殿的那位怎麼捨得換回來。
他就對真宗皇帝說:“臣已領旨謝恩了!”
那意思你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現在你看著辦吧。
這要是明太祖,絕不可能接受這種“勒索”,宋真宗卻是苦笑著將錯就錯,先讓兩個進士就這麼上了“領獎臺”。
雖然第二天宋真宗就又下了一道旨意,給真正考中二甲的那位進士調整了出身。
但佔了便宜的那位,也就真的佔了便宜了。
從那以後,朝廷殿試唱名時,便會帶上籍貫。又怕偶然出現同一籍貫下也有同名的進士出現,所以還會詢問父祖的名姓。
楊沅回答完畢,便被監禮太監引到正確的站位處等候。
這一回,他就在殿上,親眼看到了皇帝如何唱名。
宰相進獻名單,天子親口宣讀:“一甲二名潭州長沙縣蕭毅然。”
“一甲三名建德府遂安縣盧承澤。”
這三人並列站於第一排,楊沅居中,榜眼居右,探花居左。
接著,皇帝就不再親自唱名了,而是由首相万俟卨宣讀二甲進士名單。
楊沅悄悄往左右看了一眼。
他記得,這位榜眼蕭毅然也是主戰的,而且他的諫議頗有見地。
至於這位探花盧承澤,他沒記錯的話,是主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