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子裡,日頭已經西斜,餘暉將兩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剛進村口,就撞見了馮玉,她雙手抱胸,酸溜溜地開口:“喲,這不是勇闖山林的兩位嗎?怎麼,沒被野狼叼走,還滿載而歸了?”

王麗瞬間瞪圓了眼睛,不甘示弱地懟回去:“馮玉,好好說話,你少在這兒陰陽怪氣!有這閒工夫,不如想想怎麼改善生活。”說著,她將竹簍往前一遞,野山菌和栗子的清香瞬間飄散開來。

周圍聞聲圍過來幾個知青和村民。李嬸湊上前,驚歎道:“乖乖,這麼多菌子和栗子!姜柔、王麗,你們可真能幹!”

姜柔微笑著解釋:“李嬸,我們也是運氣好。這山林裡寶貝多著呢,只要多留意,總能發現好東西。”

這時,馮玉見狀沒好氣的說道:“姜柔,這些菌子不會有毒吧?可別吃壞了肚子。”

姜柔耐心回應:“放心吧,我之前看過相關書籍,仔細辨認過,這些都是能吃的。今晚大家可以嚐嚐鮮。”

馮玉撇了撇嘴,小聲嘀咕:“就會顯擺。”但眼神卻時不時瞟向竹簍。

李嬸拍了拍馮玉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丫頭,別眼紅。姜柔她們敢去山林裡找寶貝,你要有這勇氣,也能去後山逛逛,沒準也能收穫不少。”

隨後李嬸有小聲的說道:“丫頭,後天我們這邊幾個村子會有一次集合趕集,到時候你們要是想改善伙食,可以去看看,記得前往別往外面傳。”

在六七十年代,農村趕集可是大事,好幾個村子的人都會趕來湊這熱鬧。

集市就設在開闊的打穀場上,天剛矇矇亮,各地的商販就趕來佔位置。

不一會兒,狹長的集市就熱鬧起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賣乾貨的、賣日用品的、賣農具的攤位整齊排列。

新鮮的蔬菜水靈靈的,色澤誘人。時不時還能看到耍雜技的藝人,引得一群孩子圍觀。

賣小吃的攤位前,熱氣騰騰,炸油餅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令人垂涎。

這樣的集市,不僅是商品交易的地方,更是十里八村的資訊交流中心。

不過因為是不被上面允許的,因此辦起來都很**,每次趕集都會提前通知大家。

這次除去交上去的糧外,留下來不少,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大豐收,再加上不少村子裡來了新的知青,多種原因加在一起,幾個村子的村長書記一塊商量,便準備偷偷的來一次趕集。

這種趕集的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流行,即便是二十世紀末,有些偏遠的大山農村依舊還存在著。

李嬸的話還沒說完,馮玉眼睛就亮了起來,脫口而出:“李嬸,趕集的時候能買到啥好吃的?”

李嬸笑了笑,說道:“集上啊,米麵糧油、瓜果蔬菜,還有難得一見的豬肉,只要你有票有錢,啥都能淘到。”

姜柔在一旁笑著起鬨,刺激著馮玉:“馮玉,要不後天一起去趕集看看?說不定你也能淘到寶貝,到時候可別又在背後說風涼話。”

馮玉臉上一陣白一陣紅,嘴硬道:“去就去,誰怕誰!沒準我找到的寶貝,比你們這野山菌、栗子強多了。”

王麗接過話茬,語氣平和:“大家一起去,互相也好有個照應。說不定還能發現些新商機,讓咱們知青點的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