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見聞(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秀英好笑的輕推他一下“行了,仔細手疼,照你所說,這殷靈毓倒是個好官呢,怎麼,是要帶我也去見上一見?”
“咱就想…想著教教她那些東西。”朱元璋把到了嘴邊的話換了個說法“咱這,好歹是個大男人,好多話不方便說不是?”
馬秀英笑而不語。
雖然感覺的出朱元璋說的不像實話,但估摸著,也差不了太多,否則不會是這種下意識有些護著的態度。
朱元璋什麼時候對外人操過這份心?一瞅就是嘴硬,但實際上心裡是喜歡看重著的,只是他自己不會承認而已。
“成,我也有日子沒出去走走了,只是標兒呢?”
太子朱標,朱元璋北伐期間負責監國,說是監國,其實決策權不多,更多的還是由李善長,劉伯溫等中書省眾人做出決策。
還有一部分軍情類的,或是他們嗨做不得主的,乾脆就是直接送去朱元璋手上。
朱元璋略略思索,便道“標兒也辛苦了,同去一趟,鬆快鬆快也好,咱們長安還沒出去玩過呢,也去……乾脆,咱把幾個丫頭小子都帶著,正好也看看,沒有人看著,底下的人敢不敢翻了天來!”
他之前就惱怒於大量讀書人寧肯認可元韃子也不認可大明,他是不得不承認元朝的正統性,才好鞏固他大明的名正言順,但他骨子裡就是厭惡那些韃子的,可誰知,有些漢人卻反過來不認他了。
再加上朝中不少文臣都態度看似順服,實則多少有些異動,朱元璋早就想著要敲打敲打,只是忙於滅元而已。
這次,就看誰才是跳出來的那隻雞了。
馬秀英點點頭“行,聽你的,幾時走?”
“明兒個就走。”朱元璋乾脆道“咱這回就當散心去,一會兒咱叫百室進宮來一趟,跟他說一聲少給咱送那些文書。”
也不知這風向一放,到底能釣出來多少人,不過,儀鸞司初建沒多久,也正是檢驗一番成效的時候。
宋時儀鸞司是掌管什麼宮廷禮儀的,朱元璋什麼出身,根本不吃那套,乾脆就設立成了一個監察部門,只是並不算正式罷了。
馬秀英想了想,也就同意了,派人去叫來了兒子女兒們。
從朱標一溜兒到朱長安,大大小小五個兒子兩個女兒,都來了馬秀英宮中,他們也習慣了一家子人一起吃飯,看到朱元璋提早回來,挨個請了安,坐下就等著開飯了。
只有朱標還在彙報著一些今日的朝中動向,並帶著弟弟妹妹們關心了一番朱元璋,但飯菜上了桌子也沒人敢先拿,朱元璋不動筷子,誰敢先吃?
朱元璋向來是樂意讓兒子們知道知道民間疾苦的,再加上本身的習慣,桌子上菜色都樸實,他手裡拿著燒餅,就著油水大又偏鹹的炒臘肉,看著一桌子吃的正歡的孩子,心中熨貼,美滋滋的給馬秀英挑了一筷五花三層的漂亮臘肉夾進碗裡“來,妹子,多吃點,這個香。”
馬秀英嗔他一眼,還是夾起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