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真人心中各有所思,暗中靜默不表,卻說那路寧,一入定之後便不曾動彈分毫,直至第二天日當正午陽氣過盛之時,白猿見時辰到了午時,烈日當空之下不合修煉,方才將其喚醒過來。

那路寧雖然一天一夜未睡,此刻卻是精神倍長,白猿卻因為先前本命真氣消耗過大,雖經調息卻不過是略有緩解,想要真正復原,還需要閉關修煉旬月功夫才行,故而見路寧醒來便要告辭。

路寧看出這位白兄先前助自己修行必定消耗極大,因此十分感動,又蒙他傳授了正經的修煉之法,乃是天大的恩情,故此再三拜謝,那白猿卻是不以為意,笑道:“路兄弟,你先前替某家解釋諸多道書中的疑難,與我實有半師之德,某家傳你修煉之法,一是報你這半師之德,二來也是你我兄弟相見恨晚,十分相得,你又何必為此小事言謝?”

說罷,他便囑咐了路寧幾句日常修行中的禁忌和需要小心之處,然後匆匆告辭。

白猿走後,瓊娘又來將昨夜酒席殘局撤走,路寧驟然得了道家傳授,知道這是十分難得的奇緣,說不定魚龍之別就看今朝,因此十分珍惜,極知道努力,回了所居石洞後便忍不住又開始用功起來。

說來也奇怪,先前他剛來此地,住在這處石洞中只覺得萬般不好,朝夕夢想的就是能出去,後來習練劍法,心有所屬,便不覺得石洞有什麼不妥之處了。

如今開始修行道法,一回洞中,他便隱隱能感覺到此地靈氣逼人,比外間更適合感應天地元氣,知道這座石洞必然不是普通地方,想起瓊娘曾經提起,這石洞原本是白猿自家所居,因為自己來了才另往他處,將石洞讓給自己,心中不由更是感激。暗中勉勵自己定要好好努力,修成一身道法,才不負白猿如此辛苦,傳授了自己一身本領。

路寧心中如此想,自然倍加勤勉,比先前習練劍法之時更甚,一刻閒暇時間也不願耽擱,立刻便盤膝坐定,重又開始感應天地元氣修煉,這一坐又是大半日,卻等到時間將至子時方才醒轉。

原來這也是白猿告誡他,說修煉之初最忌晝夜不停用功,總要給自家肉身一個休養的機會,不然反自傷身,況且那一日中的子、午兩個時辰陽氣、陰氣極盛,更是不適合修行,日後修為高了倒也罷了,如今路寧才是修煉第一重引氣入體的修為,最怕體內元氣亂了傷損肉身,故此在這兩個時辰中最好不要修煉。

白猿此話言猶在耳,路寧自然不會不聽,只是他一睜眼,卻發現自己打坐的石床上居然多出了一頁紙,看形制正是偶爾白猿拿來詢問自己疑難時所用。

路寧以為自家修煉之時白猿偷偷來過,不願打擾自己,才會將疑問用信箋留下,於是信手拿起,開啟一看,卻發現這紙上並非什麼疑難問題,反而是用蠅頭小楷寫了一篇修行的法門,有個名目喚作玉鎖金關訣。

如今他的見識比未出門之前可增長了許多,仔細一分辨這部心決,便發現這是一篇道家正宗修煉法門,與前日白猿口口相授的無名心決頗多類似之處,但卻高深奧妙不少,便以為本是一套,此乃白猿所傳無名心決的後半部分。

只是這部心決最後還有一行字,“此事切莫向人提及”,讓路寧覺得甚是奇怪,不過轉念一想,白猿來去無蹤、行跡隱秘,本身也定是有些秘密的,這玉鎖金關決他既然不願當面傳授,而是用信箋留贈,又囑咐自己不要向人提及,自然有其深意,自己順其自然就是了,何必再去費心琢摩?

他卻不知這是自家想得岔了,此一部道決其實並非是白猿所授,而是那位溫半江真人暗中分身來此,將這部心決錄下相贈。

蓋因這位真人既然動了收徒之念,便不願路寧在修行之初走岔了路,所以提前伏下暗手,留贈了心法,可憐雲雁子真人雖然也有意路寧,卻還在猶豫如何考察此子,未如溫半江真人這般果斷,以至於錯失了良機,沒了與路寧的師徒之緣。

想那白猿本身的修行心法乃是自悟的妖法,人身難以學步,故此只傳了無名心訣給路寧,奈何無名心訣雖然也得自紫玄前輩遺留道書,但十分之粗淺簡陋,乃是留書的紫玄前輩偶發奇想而得,不合用來築基。

溫半江真人暗中所贈的這部玉鎖金關決卻不同,此法專為紫玄山中低輩弟子修煉之初打根基時所用,極為適合路寧這種初學者,他才剛剛略加修習,立刻便察覺玉鎖金關決比無名心決高妙實在太多,其中內容提綱掣領、高屋建瓴,饒是路寧才剛剛踏足修行之道,但只剛修行了玉鎖金關訣半個時辰,便自獲益良多。

若以凡俗文事來比喻,白猿劍訣乃是運用之道,指點修煉之輩如何將體內匯存的天地元氣化為劍氣,貫入寶劍之中助長劍法威力,便如同人間夫子教人背書一樣,雖然能夠出口成誦、洋洋大觀,卻不解其中深意,更沒法子自己學步;而無名心決則是蒙童識字的描紅簿子,極淺極顯,雖然也能開蒙,但光是識了字,卻不曉得文字中蘊含的無窮道理;這部玉鎖金關決卻如同特意揀出來的文選一般,不但可以用來打基礎、認文字,更闡述了許多淺顯的修行道理在內,令人眼界大開。

更妙的是,這部玉鎖金關決不但吸納天地靈氣的法門比無名心訣強出不少,而且其中還包含有一段文字,專門講解如何鍛鍊運用人身上百餘處穴位,譬如路寧先前將天地靈氣匯聚的天樞穴,便是其中之一。

這些穴道都是人之肉身中極緊要的所在,若是吸納的天地靈氣足夠,便可將這些緊要之處加以鍛鍊,不特有壯大天地元氣的妙用,對於肉身來說更有種種難以言喻的好處,而這種法門,便是道門修行第二重鍛體煉穴中的應用。

道門修煉之法分為九重,第一重境界引氣入體只消身具仙緣,能接引天地元氣淬鍊肉身便算完成,甚至被有些修行人嘲笑算不得一個境界。

但第二重境界鍛體煉穴開始便十分繁難了,須知人之肉身上應周天星斗,共計有三百六十五處大穴,鍛體煉穴這一重功夫便是按照不同的次序,借天地之力依法鍛鍊周身穴位,其中有許多難關險隘,無數踏入修行之路的前輩便是在這一關上被卡住,終生修行也無法將部分穴道打通,凝聚真氣從而進軍修煉的第三重境界。

譬如路寧用來蓄氣的天樞穴,位於丹田之側,便是胸腹間的諸多要穴、難關之一,若是修行之人所習道法不正,或是天資不夠,光想要淬鍊打通這一處穴位,所花時間少則數月,多的甚至要浪費幾年光陰。

這還罷了,人身最重要的五處大穴之一,頭頂泥丸、足下湧泉、眉心識海、心宮玄海、丹田氣海,此五處又名天地五要,人身之中最難鍛鍊開闢,想要全數練通,所花功夫時間只怕比另外三百六十處穴位加在一起尤多。

再加上連結諸處穴道的五經七脈,故此尋常修行之輩若不得其中竅要,光是要把這三百六十處穴位盡數練通,就要消耗兩百年以上的光陰,甚至超出尋常凡人壽命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