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緣法忽遇合(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位真人由是大起好奇之心。
要知道紫玄山雖然並未列入道魔九大派之中,卻是傳承極久的道門正宗,只是門中典籍因劫數散佚許多,加之紫玄山收徒謹慎,一代最多數十人,與別家別派動輒上千弟子不好比,所以聲勢才不如九大派那般顯赫。
故此溫半江真人偶然間發現白猿所學居然有本派道法的影子,龍華深山中又有紫玄法術封禁的洞府,便大膽推測這頭猿精十九是機緣巧合,無意中得了自家門戶散佚的道法。
為謹慎起見,他並沒讓雲雁子真人動手逐走白猿,而是施法隱去氣息身形,兩位真人十分精力的九成九還放在煉丹論道上,只留出一分念頭,偶然以神識靈覺窺探白猿一二行跡。
沒想到白猿所學道法究竟是不是紫玄山散佚之事尚未查明,兩位真人又撞見白猿擄來書生,朝夕請教、傳授劍法等一干事,不免越發覺得這頭白猿舉止與常妖不同,而且也發現這少年書生路寧十分有趣,行止有度、心性大方質樸,左右這一爐陰陽易元丹總需三五個月方能練成,故此兩位真人便一直不現行蹤,倒想看看這書生與白猿之交結果如何。
只是便是任憑兩位真人法力如何通天徹地,也萬萬料想不到書生與妖怪居然也能相交莫逆,特別是今日因詩飲酒,攀談大半夜之後,那白猿竟不知天高地厚,以本身法力強助路寧修煉道法,這卻是犯了修行之道的第一條大忌。
這大忌,便是修行的頭一道難關。
要知道以溫半江與雲雁子兩位真人眼力之高,當然早就看出路寧修行天賦甚佳,但自身根骨稟賦卻有不足,更兼不具仙緣,也就是說他並無蒼天眷顧在身,本來永世也感應不到天地之力,就算有一萬部最最上乘的道法、魔法、佛法、妖法等擺在面前,也註定無法踏足修煉之道。
似這樣空有天資卻無法修道的人物,便喚作沒有仙緣,溫半江與雲雁子兩位真人遊戲人間之時見過的此類人當真不知凡幾,因此雖然覺得路寧有趣,卻並未生出別的念頭來,畢竟似他這樣的人根本不能修道,除非真有另一種極特殊、極罕有的緣法,否則便是仙凡永隔。
但白猿可沒兩位真人一般的見識眼光,他從開靈智起便是自行摸索妖法修持,連修煉古仙人遺留的道法都還需路寧指點,所以雖已經入了修煉門徑,懂得一些道術與法門,但到底未經傳授,一些最基礎的道理反而沒人告誡過他。
以至於白猿一向只知道天道不公,沒仙緣的人不能修行,卻不曾知曉若是沒有特別的緣法遇合,不具備仙緣之人若強行修煉道法,輕者神魂俱迷人如僵木,雖生如死;重者魂飛魄散,一切印記自這個世間徹底消失,落得個永不超生的下場。
要是有懂得修行之輩強助無仙緣之人修煉的話,兩者同樣結果,一樣會落得生不如死,或者永久消失。
便是因為不懂,白猿才會莽莽撞撞用自家的本命真氣助路寧感應天地元氣,此中厲害兩位真人自然明白,故此一發現白猿的異動頓時吃驚不小,他們宅心仁厚,不願看著一人一猿因無知橫死,就要隔空出手阻攔,卻各自愕然發現,那白猿將本身功力灌注入路寧體內後,一猿一人神魂皆未被天地規則反噬,白猿的真氣反倒與路寧肉身之中本來便具有的些微天地元力水乳相溶,不分彼此,就如同當初就是同一個人修成的真氣,被迫分開,現在又重新合併一處,還復是同一人一般,
那白猿原本就身具仙緣,懂得修煉,路寧此時與他的真氣化合為一,自然也就能感應到天地之力,可以從容邁出踏入修行之道的頭一步。
“緣法遇合!想不到白猿與這書生竟有著緣法遇合的機緣,誤打誤撞犯了修行大忌也能無事,果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老道一生修行,卻也只見過這一次而已。”雲雁子遠遠運使法力,將這一幕如同親見一般,不禁在一旁嘆道。
溫半江也搖首嘆息,“想不到此子居然有此奇遇,當初我在清河龍君宴上見他,還曾可惜其膽識心智俱都不凡,勉強算個修道的料子,奈何就是沒有仙緣,到如今才知道,原來此子並非沒有仙緣,卻只是還沒遇上這頭白猿,仙緣未曾顯現而已。”
原來生靈脩行,的確需要身具仙緣方可,但是天道執行,萬事萬物間必定都要留一線生機的,並無絕對之理。
譬如修行之事,生靈能否修煉固然是命中早就註定,但會不會踏上修行之路,卻是自家行止決定,並不是有仙緣就一定能踏足修煉的。
同樣的道理,沒有仙緣之輩,上天也會別有一番安排,稱作緣法遇合,不管是不是身具仙緣,只要一心求道,亦有一線能踏入修煉之道的機會。
這一種緣法遇合,是指天生萬靈,凡是沒有仙緣之輩一生總有一個機會,找到或者遇到一個冥冥中註定與本身有莫大緣法的事物、生靈,或人或物,或山或水,或神或魔,或妖或鬼,或事或劫,然後才能在這個有莫大緣法的事物、生靈、事件的幫助下,生出仙緣來,擁有能夠修煉的天賦。
比如傳說中,常有凡人偶吞什麼寶珠,便能化為仙人,服食什麼稀罕果子,亦可壽活千年,或者無意中遇上異人,短短數十年就學得長生不老之法,進了什麼名山大川,數日再出,世間已經幾千年過去等等,其實說的都是緣法遇合,有人忽然間因此身具仙緣,或者踏入修煉之道,或者得了其它好處,種種種種,不一而足。
可是天地之大,物類之多,實在難以想象,緣法之間可能相隔億萬裡之遙,並有種類之別,故此這種緣法遇合之罕有實在是千古難尋,比單純的身具仙緣還要稀少千萬倍,尋常修煉之輩,十萬個裡也未必有一個是靠緣法遇合才踏上修行之路的,更何況通天下都必定沒有十萬人修煉。
故此路寧與白猿的此番誤打誤撞遇合之奇之稀,才會讓溫半江和雲雁子這兩位見多識廣的元神高人都嘖嘖稱奇,十分驚訝。
“既然得了緣法遇合,這個小書生日後必有一份前途,老道瞧這小子修道的根骨一般,心性天資卻還不錯,不如再瞧幾天,看有無機會把他收入我雁蕩劍派中吧。”雲雁子嘆息了一會兒,忽然因此動了收徒之念,溫半江在一旁也是一般。
其實他紫玄山收徒遠比雁蕩劍派謹慎許多,非得三番五次考驗,心性根骨、向道之心、天賦資質等都是上乘之輩,才會收為弟子。但溫半江此番離山之前,曾用本門的望氣之術推算過行止,隱隱算出南方清河附近似有人與自家有師徒之緣,且與水相應,與白相連,才會流連清河流域不去,直至遇上敖鈺。
今日溫半江撞見路寧白猿緣法遇合,再想起當初龍宮之事,不禁恍然大悟,看來這天道執行果真十分莫測,那白猿與路寧有緣法遇合,助其踏入修行之道,自己與路寧之間又何嘗沒有緣法,否則的話,沒有自己的出現,此刻的路寧應該還是普通書生一個,甚至直接橫死船頭,又豈會與白猿相遇,更兼學成道法?
因有此念,真人不免在心中想:“若是那日離山時望氣推算不差,這路姓書生應該就是溫某所算之人,嗯,若真是有這般事,倒是要看看此子是否與我紫玄山的道法有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