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訊息一出,所有人都沒了繼續談下去的興趣。

宋濂又安撫了馬鈺幾句,還鼓勵他‘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然後就準備離開。

然而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朱標。

雙方討論了大半天,還沒談正事兒呢,怎麼能走啊?

殷商文字是很重要,可想要尋找挖掘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先把我的事兒給解決了啊。

這可決定著,以後我還能不能繼續看管荀之書,也是大事好不好。

於是他乾咳一聲道:“咳……宋師,您還沒問‘本用’的事情呢。”

宋濂哪會不知道他的意思,不過他也想聽聽對方的想法,倒也沒有強行離開。

雖然殷商文字很重要,但太子的教育問題也不是小事兒。

萬一對方的想法,真有獨到之處呢。

如果說最開始他是抱著找茬批判的心態來的,那麼此時已經轉變成了討論。

這馬鈺家裡必然是書香門第,有著獨特的傳承,說不定就有什麼高見呢。

隔壁馬皇后也重新坐下,她也和宋濂差不多的態度。

光資訊繭房和先認識世界再治經的理論,就讓她受益匪淺,對教育孩子有了許多新想法。

誰知道他還會不會說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來。

馬鈺則不然,聽到李文重提‘本用’之事,他恨不得衝上去一頓老拳伺候。

勞資又是資訊繭房,又是‘仁’字的演變,又是殷商禮器,好不容易把宋濂的注意力轉走了。

這一茬眼看就要過去了,你為啥還要提起?

真想讓我丟個大臉是吧。

可惜他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宋濂重新坐好,併發出提問:

“孔孟為本,管荀為用,也是你家長輩的想法嗎?”

馬鈺深吸口氣,事已至此先吃飯……呸,事已至此再說別的也沒什麼用了,直面問題吧。

還好,他並沒有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準備了好幾個計劃。

如果前兩個辦法生效,宋濂就這樣離開,那最好不過。

如果發生意外,比如眼前這種情況,也有應對之法。

他抬起頭看著宋濂,道:“這個觀點是我自己想到的,獲得了家中長輩的部分認同?”

宋濂疑惑的道:“部分認同?”

馬鈺頷首道:“是的,長輩認為孔孟為本沒有問題,但能‘用’者何止管荀。”

“諸子百家的思想,都有其閃光點,也都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我們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集百家之所長融為一爐,如此方能說學有所成。”

宋濂震驚不已,取百家之所長融為一爐,好大的口……嗯,氣魄。

“百家學問何其廣博,窮盡一生也難以學通,又談何融為一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