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認識的人問了一遍,那同鄉同縣總該有一些有學問的人吧?

厚著臉皮上門去討教。

之前他積累的名聲就能發揮作用了,至少獲得了去拜訪的資格。

到了之後態度擺的端正點,人家發脾氣了就受著,等別人高興了再上去請教問題。

到了這個時候,別人往往會給他講上幾句。

如此這般,學識越來越深厚,名聲也會越來越大。

最終實現階級的躍遷。

而且宋濂絕不是什麼腐儒,他很清楚以自己的經歷寫文章,會遭到什麼樣的懷疑。

在文章最後人家直接就表明了。

“謂餘勉鄉人以學者,餘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餘者哉!”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我預判了你的預判。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出身寒微想要改變命運,就得付出更多努力。

這就是宋濂想要告訴後人的話。

非常的誠懇,怎麼都不能說他是虛偽。

馬鈺就是因為這篇文章知道的宋濂,然後去搜了他的生平和著作。

宋濂在元末明初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就這麼說吧,同時代所有讀書人在他面前,都得低一頭。

當之無愧的文魁。

且他還深度參與了明初的禮法制定,與李善長為首的‘嚴法’派相抗衡,主張治民以德,當慎用刑罰。

當然,現代人看古人是有上帝視角的,宋濂也有很多缺陷和不足。

比如過於推崇聖王之治,過於理想化而輕實際。

對管子和荀子的思想持否定態度,不過他並未全盤否定,還是認可其中關於教化、實用方面的策略的。

這也是為何他不反對看一看管荀之書,卻無法接受‘孔孟為本,管荀為用’這個觀點的原因。

正因為知道宋濂是誰,馬鈺才覺得這事兒很魔幻。

這比讓奔波兒灞除掉唐僧師徒還扯淡好吧。

“讓我和宋……潛溪先生討論學問,這玩笑一點都不好笑。”

朱標連忙說道:“沒開玩笑,真的是宋師想要見一見你。”

馬鈺無語的道:“不是……就算我家長輩來了,在他面前也得執弟子禮。”

“讓我和他討論學問,你們是怎麼想的?”

朱標心道,你小子還是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的嗎,不錯不錯。

“馬兄,非是我要為難於你,實在是宋師要求我無法拒絕,還請……”

馬鈺打斷他,乾脆的道:“此事休要再提,就當我沒聽過……”

“這酒你也帶回去吧,我喝不起。”

朱標見他真要撂挑子,心下不禁有些著急,就準備再勸。

“咳。”朱樉乾咳一聲,插話道:

“馬兄,宋老頭的脾氣我知道,若你避而不見,就只有兩個結果。”

“要麼大哥被逐出師門,要麼一輩子別想再看管荀之書。”

馬鈺頓了一下,轉過頭不看朱標,說道:

“我一個將死之人,請恕我無能為力。”

朱樉眼珠子一轉,說道:“馬兄,你與我大哥相識一場,也不想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