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情敵相見。

難得換下道袍, 穿了一身蟒袍的芳信,被內侍畢恭畢敬地引入殿內。

“陛下, 靜王殿下到了。”

當今皇帝趙隆已經五十多歲,他正拿著一幅字畫細品,聽到通報,便放下手裡的畫軸,笑著看向朝自己走來的侄子。

“容易啊,來來來, 過來讓朕好好瞧瞧。”皇帝喊著他的小名,朝他招手。

芳信上前行禮。他清俊挺拔動作隨性瀟灑,不似那些看到天子就戰戰兢兢畢恭畢敬的人,但趙隆就是喜歡他這種自然, 說起話來也添一分親近。

“瞧著容易你怎麼瘦了?莫非是在太清觀過得有什麼不順心的?”

“那說明我的辟穀之道初現成效。”芳信玩笑道。

皇帝跟著他笑了一下,又親切地叮囑:“你雖是去清修的,但可別學那些損害自己身體的行徑,你畢竟還是身份尊貴的王爺,不比普通道人。”

芳信自然是應下。

“你這一去修行, 常年到頭也不回來看看你叔叔, 你就該學學你堂兄, 他還會時常進宮請安呢, 你倒好,不讓人去請你都不肯回來。”

“我天性乖張, 不比堂兄懂事圓滑, 只怕常來見陛下, 陛下就要嫌棄我了。”芳信大方道。

皇帝無奈搖頭,伸手點了點他:“你確實沒你堂兄聽話。”

修道修得清心寡慾,這個年紀, 他堂兄都有兩子三女了,他還是孤身一人,每次說起娶王妃的事就裝聾作啞。

兩人說了一陣話,外頭有內侍輕聲提醒,時辰差不多了。

這一日的大朝會基本上都是歌頌皇帝英明,頒布一些賞賜的旨意,真正要緊的事已經提前完成了,也沒人會在這一日提出什麼掃興的事,再緊急的事都要等到年後處理了,因此人人臉上都是笑著的。

按照排演過的流程,年末朝會順利結束,接下來便是百官賜宴,格外得皇帝偏愛的官員,還會額外得到賞賜,能帶回家中。

林淵雖然官不大,只是個從七品監察禦史,但他祖父的情分還在,他又有一手好字畫,對了皇帝的胃口,因此也得到了額外賞賜。

和幾個相熟的官員在廊下說話,聽著他們恭維祝賀,林淵做出謙虛有禮的模樣,含笑與他們互相奉承。

這時,一個穿蟒袍的人影帶著侍從朝他們走過來。

見到他身上蟒袍,以及額心一點天生的紅,便是不認識他的人,也能猜到他就是那個很少出現在宮中,低調清修的靜王殿下。

林淵隨幾個官員一同向他行禮,眼睛不著痕跡地打量起他。

他從前跟隨祖父,遠遠見過兩次靜王,只是都沒機會交談。

印象中,靜王不喜歡和朝中人打交道,除了會和陛下多說幾句,就連他的堂兄穎王都不愛理會,是一位高傲疏離的殿下。

當今陛下無子,只有兩個長大的侄子,一個穎王趙琤,是好大喜功志大才疏之輩,更何況還好色魯莽,不管於公於私,林淵都不希望奉他為主。

倒是靜王趙縉,祖父早年曾教他讀過一陣書,也誇過他聰穎好學心靈性慧,只可惜他似乎沒有要爭取那個位置的意思。

林淵自認是個輔佐之才,心思謀略樣樣不差,就差一個明主,苦於沒有發揮的機會,只得暫時蟄伏。

今日靜王難得現身,林淵的心思頓時活絡起來,欲趁此機會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

他正想著要如何表現,忽見靜王在他身前停下,開口說:“你就是林淵?”

沒想到靜王竟然認識自己,林淵臉上詫異一瞬又立刻收斂,恭順道:“正是臣下。”

他心中猜測,莫非是因為祖父的緣故?只不過,抬頭對上靜王的目光,林淵那點驕傲與喜色立刻消失,反而心中一凜。

靜王看他時那種雪一樣冷的目光,絕非善意。

林淵不明白,兩人沒有交集,靜王又怎麼會對他有惡感?

“我聽說過你。”芳信說。

林淵打量他時,芳信也在打量林淵。

確實長得不差,白皙溫文,不卑不亢,身上一股文人高潔的氣質,難怪會受女子喜愛。

被靜王盯著太久,他不言不語神色淡淡的樣子,自有種天生的威嚴。

林淵摸不透他在想什麼,心中越發沒底,終於沉不住氣問:“能入靜王殿下的耳,是臣下之幸,不知殿下有什麼指教?”

“只是欣賞林禦史的才學罷了。”芳信語氣尋常,卻讓人聽出一些諷刺,“林禦史有一句詩,白首一心,鴛盟永系……是寫給家中妻子的吧,夫妻感情如此深厚,真叫人豔羨。”

“不止才學出眾,還有這般深情……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