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鈴一聽陶府終於開了院門放人進來,石頭的姐姐就是在陶府,且如今搭上了二公子。

果然來人說是二公子喜歡她做的下飯醬讓她準備一些出來,過幾日送去府上,又問要多少銀子。

金鈴沒見過做生意這麼直接的,這是送福利來了,想必是左小芹使了力氣了。

於是笑著問道:“送多少合適呢?”

那人楞了一下,自家二爺不過是為了哄屋裡的姑娘開心才要的,也沒說要多少啊。

不過既然要哄人就要哄好了才有面子,於是盤算了一下道:“就先來三百罐子吧,若是好了以後還要,你用心做,這可是我們二少爺提攜,可千萬要念著好。”

金鈴當然念著好,不過唸的多是左小芹的好,這好處以後怕也是要落實到石頭身上。

小廝利索的說完就放下銀子走了,金鈴看著他的背影笑開了花,今兒算是知道什麼叫大戶人家了,這爽快利索又大方。

其實大戶人家結款也沒這麼幹脆,就算採買什麼也是要先付了定金交了貨才有尾款的,這次直接給錢也是因為這小廝不是正經負責採買的。

他是跟著二少爺出門貼身伺候的,也就在二少爺跟前恭敬,到了別人跟前那也是人上人,且這次本來就是二少爺討人歡心的事兒,銀子直接給了也就完了,不費那勁折騰。

三百罐子對於金鈴可真是大單了,她這一罐十幾文對於普通人有些貴,畢竟雞丁才幾塊,而且罐子也很小幾勺子就挖沒了,但是對於大戶人家一罐子十幾文都拿不出手吃,這些拿回去也到不了主子的桌子上,不過是下人吃。

這一筆有個快五千文也就是快五兩銀子,那小廝直接給了一塊五兩的銀澱還沒讓找多餘的錢。

其實給完銀子小廝就後悔了,二爺討姑娘歡心五兩哪裡拿的出手,可是這些就能賣這麼點錢,又想多訂些又怕弄回去太多動靜太大讓夫人知道了不好,於是想著不管這下飯醬好不好他都要多訂幾次,這樣才不顯得寒酸。

二爺屋裡的小芹姑娘也是個務實的,知道這樣辦事只怕更高興。

金鈴跟石頭還是第一次看見銀澱,她們以前用的都是銅板,倆人看了好一會才收起來。

“這次是拖了你姐姐的福了,我如今正缺錢走關系呢,這銀子來的及時,一天掙了一個月的。”

又對石頭道:“你這月工錢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加一兩給你,這都是你的關系才得的。”

金鈴的下飯醬因為好東西放的多,所以成本其實不少,好在分裝起來還算多,所以給石頭加一兩很多了,不過這是人家姐姐的客戶,她多給石頭些也無妨。

石頭沒聽懂什麼原有基礎之類的話,就知道金鈴要給他一兩銀子,回去後跟左大娘一說左大娘趕緊過來拒絕,就算是她女兒送來的生意也不可這樣,左大娘沒有吃回扣的習慣。

而且她覺得金鈴把石頭帶的很好,哪裡還能要這些,最後推辭不過金鈴還是給了五百文,左大娘只說金鈴要用錢再找她才算完了。

等左大娘走了金鈴對著石頭道:“你娘也太客氣了,你一天跟長工一樣跟著我也沒少幹活,你不多拿點我良心不安納。”

主要石頭傻兮兮的,金鈴有時候看著也替他以後發愁,她當老闆剝削誰也不能剝削人家心志不健全的人。

石頭只是看著她笑,金鈴搖搖頭只能自己努力了,等她生意做大了就讓石頭永遠跟著自己好了,如今石頭跟她親弟弟沒差,反倒是她那個血緣上的弟弟跟她像陌生人一樣。

閑話完了倆人又開始幹活,這幾天算是忙壞了,又要做下飯醬又要出去擺攤,雞也不是很夠又買了幾只。

反正一天到晚就是個忙,睜開眼就是幹活。

就這麼狠忙了好幾天終於把那三百罐子給炒出來了,金鈴這會兒就特別想念銀鈴,銀鈴也很會炒這個,不過上次跟家裡大吵一架後銀鈴就不好出來了。

弄好了還要給人送去,金鈴帶著石頭去了陶府的後門,叫了那日的小廝出來把東西順利收了終於回去歇了歇。

二少爺的小廝叫薄荷,讓人把東西搬進去後又去問了二少爺是送大廚房還是怎麼樣,二少爺想著送去大廚房要入庫反而不好,他娘知道了怕是要問,於是就讓他給跟著自己的人分了。

這樣的東西都是分給底下人的,像跟前伺候的是沒有的,不是不給而是對於跟前的人來說檔次有點低,配不上。

不過左小芹還是知道了,知道自己弟弟跟著的丫頭掙了這筆錢了她就安心了,不過這還不算完,左小芹也不是那眼皮子淺的,她既然要促成此事自然不能是一錘子買賣,必要細水長流的。

她在這裡一天她就要讓她弟弟一直掙這個錢,於是先不經意的打聽底下的小丫頭吃的好不好,就是不好吃她也要想辦法,金鈴那不是還會拌冷盤鹹菜麼?總有一樣拿的出手的吧?不然她擺攤賣那麼些賣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