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坐等皇後惹出禍事

三場考試結束之後,錦歲既失望又覺得理所當然,因為招到的女官九成無法立即勝任工作,必須先在女子學院交給陳芸娘培訓。

一些女官崗位都是出自學院的考生,陳芸娘安慰錦歲,新科狀元也得進翰林院三年才能任職,就把我們女子學院當成女官的翰林院嘛!

剩下那一成能立即封為女官的,都是出自燕地士族之女,其中有兩個跟燕九有關系,一個是他姑家表妹,一個是舅家表妹。

據這兩個姑娘說,不光燕十一支援她們考女官,連十二孃都寫了很多封信鼓勵她們。錦歲失笑,看來士族之中最支援皇後工作的還是燕家。

她告誡自己不能急,一口吃不成胖子,女官制度得到朝廷認可,她有的是時間慢慢完善。寧可慢一點,也不能步子扯太大跌倒。

女官考試結束之後,學院立即開啟招生考試,這下人更多,因為招的一半來自匠籍,這讓天下匠籍工人很是激動。

他們當了幾代低人一等的匠籍,突然得知皇後娘娘創辦的學院,徵招匠藉學生,管吃管住學費還極低,並且透過考試,就算沒有學費也能先入學,等畢業工作後再補繳學費都行。

要知道這個時代不論你想學什麼手藝,最少得給師傅打兩、三年的下手,任打任罵任勞任怨,然後才能學到真本事。

等能出師賺錢,也要好幾年。中途是一點收入也沒有,一般百姓沒點家底,送孩子學門手藝都學不起。

而現在皇後的學院,竟然包吃包住包教會,不論是什麼身份什麼階級,都一視同仁考核入學,百姓豈能不心動?

去年女子學院就開始招生,第一批入學的女學生才學了大半年,就有一些進了紡織工坊,不光還清了學費,還給家裡掙錢子。

去年還在觀望的百姓後悔不已,今年立即送家裡適齡的女兒來報名,男生就更多了,畢竟把女兒送來還擔心安全問題,對兒子就沒這個擔憂。

一時之間報考技術學院的比春闈考試,比國子監招生的人數都要多。

但這並沒有引起官員權貴的重視,反而提起來就是一臉不屑,暗中鄙視皇後的做法,果然是小家小戶出生的,都貴為皇後了,還跟這些賤民糾纏。

難為皇上不反對。你說你要辦女校,也應該只招官宦貴女,哪能連匠籍、奴籍的都招!如此一來,權貴之家就算想送女兒來學院,也不會送了。

再一聽說技術學院包吃包住還發兩身校服,學費低廉的還沒有私塾高,甚至窮苦人家交不起學費,還能先學後補。

再觀那學院之大,能容納數萬學生。百官們都在冷眼旁觀,且看這學院何時倒閉吧!我們若反對,只會招來陛下不喜。

那就讓陛下親眼看看,皇後是如何糟蹋銀財人力,辦一個四不像的學院。甚至最後倒閉趕走學生時,引起百姓反對,皇後名譽掃地,帝後離心。

錦歲當然知道朝堂上很多人見不得她好,原因很簡單,顧長蕭拒絕納妃,斷了不少人成為皇親的美夢。

他們自然希望錦歲跌下神壇,最好闖出禍來讓皇上生厭,如此一來皇上自然會納妃。

這些訊息零零散散從多方渠道傳到錦歲耳中,士族中是燕十一告訴她的,官員中是程榆請陳芸娘告訴她的,權貴之中的訊息比較好笑,是淩爺爺打聽到的。

因為淩爺爺最近跟欽天監走得很近,淩爺爺拿著錦歲給的一些天文學知識,還有一架天文望遠鏡,加上淩爺爺的情商,立即成了欽天監的貴客,已經成了公認的天師道長。

打探起權貴的小道訊息輕而易舉,權貴對皇後的態度讓淩爺爺氣憤又無奈,同時也激起了他的雄心,老道一定要做點成績出來,給我孫女長臉!

錦歲反過來寬慰淩爺爺,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反正我又不用討好這些權貴,反過來是他們要討好我。且等著吧,技術學院一年、兩年或許看不出成就。

但給她三、五年時間,必將有一批技術型的人才湧進六部,那時候天下人都會以能進技術學院為榮!我們技術學院會成為比國子監更厲害的學院!

淩爺爺最喜歡錦歲身上這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好像任何困難在她面前都只是小風霜而已,他不禁想到孫女曾經跟燕十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