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長安官老爺邊城改造計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21章 長安官老爺邊城改造計劃
李恆的話讓這些叫囂的長安官老爺們沉默下來,但還是有人不甘心:“既然邊城容不下我等,那我等就回長安!”
李恆有點不想勸了,這些人是聽不懂話嗎?我都說的那麼直白了!
你們只是得罪淩姑娘而已,她罰你們在流民營安置流民,你們將任務完成,就能離開。
可你們要是完全不把她放在眼裡,還想重回長安,那就是得罪陛下!難道長安菜市口死的人,還不夠多嗎?
李恆最後一次勸道:“你們若有需要本官幫忙的地方,念在同僚的份上,本官會全力相助。
可你們若枉費淩姑娘的一份苦心,給陛下添亂,別怪本官不念舊情!”
程榆連面都沒露,他根本不想跟這些迂腐、固執,視百姓之命如草芥的官員說什麼。
他甚至想調走看守的黑羽營將士,給他們一個出逃的機會,然後就能借機斬殺了,殺雞儆猴。
來邊城的長安官吏、權貴、士族越多,就越不好管理,不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他們再把邊城人同化了,那才枉費陛下和淩姑娘的良苦用心,害了邊城的千秋大業!
他強忍著沒有這麼做,因為他要私下有別的舉動,同樣屬於不尊重淩姑娘的命令。
只是派了心腹來流民營擔任管理官員,將這些長安官老爺們一視同仁,男的跟流民一起去幹基礎工分活,修河堤、修馬路、去工地。
女的管你是官夫人,還是大小姐,必須進工坊幹活。
過程在錦歲看來挺好笑的,她就像當初看霍子安當牛大人一樣,看著這群官老爺們直播‘流民就常’。
她還特地讓那些長安來的官員們親眼看到這些人幹活,她又‘枉開一面’:“到底是朝廷命官,不能只跟流民幹一樣的活,並且你們幹得還不如流民呢!
這樣好了,每人每天寫一份報告,就‘流民安置’問題寫一篇策論,和你們對流民營生活的感想。凡是提出有用意見的,本姑娘給你們加工分。”
又對那些沒進流民營的長安官老爺們說:“你們也一樣寫策論,可以來打探流民營的情況,剛好現在有同僚在裡面,一起討論一下,怎麼讓底層百姓脫貧。”
咱就不用軍訓,用這個辦法實施長安官老爺改造計劃。
那些官夫人、小姐們一樣要學,錦歲對她們相對沒那麼嚴厲,還許她們進女子學院學習。
至於家眷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她允許繼續住在官員住所,不受連帶懲罰。但被這些官員認為,是成了‘人質’,他們要敢逃,老小絕對活不了。
開始的時候,這些官員是想盡辦法逃脫,想聯合所有長安官員反抗。一幅大義凜然的模樣:“她今日能這般對我等,明日就能這樣對你們!
必須讓她知道,我等乃是長安來的朝廷命官,不是流民、難民,不能受她擺布!”
開始還有人意動,但當天下午程榆就帶他們去看火藥試爆:“新的投石機造好,今日試一試火藥的射程。”
然後眾官員們就看到,投石機射出數百米遠,炸毀山石,在地面炸出巨大的深坑。
錦歲自然也在現場,就是她來指導改良投石機的。她一人站在高處,一眾邊城的軍工官員,專注地聆聽她的指點。
而那些站在她身後的將士,如同標槍一般盛氣淩人,卻對她這個女子,滿眼皆是敬佩和信服。
那一刻,長安官員們覺得,就算她不帶著‘如朕親臨’的玉牌,一樣能指揮全軍!
面對這樣的女子,除了能質疑和嘲諷她的性別,他們這些文官實在幹不了什麼事。
這麼說吧,顧長蕭能把他們提前送來,就是確定了他們在邊城掀不起風浪。
但凡有能力翻點風浪的,顧長蕭都會打斷了手腳,削去了臂膀,然後再送來。
本來還能對僚只是一時嘴快,說了說流民的問題,就被蠻不講理的淩姑娘強行送到流民營之事氣憤不已。
看過這場火炮測試之後,這些官員全都沉默了。
這會聽到人在流民營的官員還在說著要反抗,他們唯有沉默應對,最後才真誠地道了句:
“你們還是安分地把淩姑娘要的策論寫完,把這些流民安置好,在陛下到來之前從這裡離開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