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醫學院畢業典禮當天,飛羽沒有參加,她正在前往因斯布魯克的飛機上。

淩晨0分鐘轉機,她在當地時間的早上8點降落因斯布魯克。

飛羽處在少有的異常興奮狀態。她在飛機上的商務艙飽飽的睡了9小時,只吃了一頓飛機餐,此刻渾身都是勁。

而和她一同飛來的父母卻腰痠背痛,因為兩位家長坐的是經濟艙。

這倒不是為了省錢,單純因為商務艙只剩下一個座位了,兩個家長理所當然的把它讓給要以最佳狀態比賽的運動員女兒。

同航班的國家隊領隊黃姐一臉疲態,但很認真的帶著飛羽過海關、取行李、前往賽事組委會建議的運動員下榻酒店入住。

男子組運動員張禮卿和隊醫、隨隊翻譯乘坐前一天的航班到達,他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適應性訓練。飛羽把行李放下之後,也迫不及待的趕到訓練場地。

ki攀巖館。

這是世界上所有攀巖愛好者的必打卡之地,建成之初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攀巖館。

佔地6500平方米,既有室內館,又有室外露天區。

室內區有600條難度線路和200條磐石線路。單是這些線路上的支點就有5萬多個。

室外區有兩條標準速度道、一面攀石牆,五面難度牆。這裡經常舉辦世界級的大賽,每一次比賽,都有大量巖友從世界各地趕來,在觀看比賽的間隙順便自己也爬兩把。

對攀巖愛好者來說,在ki攀巖,除了可以享受線路盛宴外,還有另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那就是可以見到來自各個國家的世界頂級職業攀巖運動員。

基本上,只要是國際攀巖賽事的因斯布魯克站,地點都在ki。

各國運動員來到這裡後,也會順便在ki訓練。

所以對普通愛好者來說,在國際賽事期間來這裡攀巖,很可能在自己隔壁道的就是崇拜已久的大神。

甚至比賽季之外,也經常有各國國家隊來這裡做集訓。

除了奧地利國家隊在這裡集訓時會封閉一些區域不讓他們被打擾外,其它國家隊來此訓練時,並不會有類似的特殊待遇。所以對來這裡攀巖的普通巖友來說,可以經常偷師各國國家隊的訓練。

飛羽對ki的一切認知都來自於網上的圖文和影片。她滿懷期待在入口前臺辦好流程,推開從前臺到攀巖區的那扇門。

彷彿進入一個垂直的冒險世界。綿延的巖壁如山峰般聳立,直插穹頂。數萬個色彩斑斕大小各異的巖點和造型錯落在巖壁上,就像漫天的星星,又像由寶石組成的極光天幕。

這裡極為寬敞,陽光透過天窗灑下,整個空間都被照亮。飛羽曾看到有人說進入這裡彷彿進入聖殿。如今抬頭仰望,在陽光沐浴下看著環繞四周而且不斷延伸至更遠的巖壁,她徹底感受到什麼叫做攀巖聖殿。

巖壁之上,可以看到多個靈巧的身影在穿梭,彷彿聖殿中的精靈。安全鎖和巖壁碰撞的聲音、地面上選手和教練指導的聲音,或遠或近,但都在這空曠的聖殿內被輕輕托住,只傳給需要聽到的物件,而不驚擾其他人。

飛羽像一個習慣了新手村的玩家,以為世界所有的草原都是小小一片,山都是矮矮一包。如今突然解鎖新地圖,卻發現山原來可以高聳入雲,河原來可以一路流淌到天邊。她張大嘴驚嘆,臉上帶著不自知的笑容。

“嘿!你終於到啦!”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飛羽下意識回頭。

張禮卿,男子組選手,這次和她一起代表國家沖擊最後一組奧運參賽資格。

“你是不是也看呆了?我昨天剛來的時候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他熱情的指引飛羽前往國家隊選定的訓練區,“等比賽結束了,我都想找個時間來這裡住上半年,把這邊每條道都爬完。”

飛羽和張禮卿原本不熟,在潘指導辦的集訓上才認識。張禮卿是這兩年異軍突起的新人,是東亞選手少見的集身高和力量於一體的全能暴力怪。

因為臂長腿長都驚為天人,他可以輕松夠到遠距離巖點。很多選手需要靠動態過去的點他輕輕鬆鬆靜態就能夠到,而遇到考驗絕對指力和腕力的光面巖點,別人都抓不住摔下來時,他又能輕松抓住。

唯二的缺陷是發揮不穩定和平衡差。平衡差可以理解,四肢太長的人控制平衡就是更辛苦。但發揮不穩定這一點,飛羽怎麼也想不通。

然而開始訓練沒多久,飛羽就想通了。

張禮卿就像個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極容易分神。

“你看到了嗎?剛才是不是湯普森大神走過去了?”

“你聽說了嗎?這次比賽的定線員裡還有日本人,怎麼這麼多日本定線員啊!”

“我昨天看到好幾個國家隊在攀石區訓練了,太嚇人了,他們訓練都跟玩兒似的。”

飛羽已經爬到巖壁一半高度了,還能聽到隔壁道上張禮卿跟她嘰嘰喳喳。

這麼有天賦有資質的孩子,怎麼就長了張嘴呢。

小潘教練在下面罵他:“張禮卿你給我把嘴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