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飛羽還在低頭吃,突然感覺右手被人碰了一下。她一臉無辜的看向右側的鐘羚,而鐘羚正在對她使眼色。順著鐘羚目光,飛羽看到了正一臉真誠盯著自己的努爾蘭。
“啊,我也覺得挺好啊。”她應付的回答。
鐘羚嘆氣,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努爾蘭沒有氣餒,繼續問:“那你也會希望有一個同行做戀人嗎?”
飛羽後知後覺意識到努爾蘭的意思,這可頭疼了,自己只是不想讓人打探過去,結果現在人家想要和你談談未來了。
但這種場合敷衍過去也不好,所以她想了想措辭,認真的回答:“我沒想過這個問題,現在馬上也沒法回答你。不過,我個人感覺找個同行做戀人這件事,還是弊大於利。當然,戀人能和你共同進步,這點我同意。但朋友也行啊,隊友也行啊。而且,如果兩個人的圈子重合太大,那萬一有一天分手了,豈不是連圈子裡的朋友都得被逼著站隊?”
鐘羚被逗笑了:“哪有像你這樣的,還沒開始戀愛就想著分手的事。”
“唔……可能我是個比較悲觀的人吧。但這也只是我站著說話不腰疼而已,萬一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會勇敢一點,還是謹慎一點呢。”
努爾蘭似乎得到了鼓勵:“那就是說,我是有機會的?”
飛羽被他的直率驚到,決定也用直球回應:“嗯,你有機會的。但同樣,張為年也有機會,連你都有機會哦鐘羚。”
鐘羚一臉驚恐,張為年直接噴飯,努爾蘭則是笑了笑,一臉志在必得。
第四天和第五天的培訓是定線技巧及實操。這是學員們最期待的環節,每個人都想分享自己腦中的有趣路線,而在這樣的腦力激蕩中,大家都收獲頗豐。
第五天是結業考試。每人抽一道題目,寫清楚賽事規格、參賽者畫像和難度要求,然後在早晨完成一條線路的設計。下午每個人隨機抽取別人設計的路線進行挑戰並為線路打分,再結合兩位講師的分數,取綜合成績。綜合成績在200分以上者即成功畢業。
飛羽自己抽到的題目是為輪椅人士參加的殘疾人攀巖比賽設計一條中高難度的線路。抽到題目後,她在墊子上閉目凝神許久。
殘奧會也有攀巖專案,但面對的是有義肢的選手,所以總體設計思路和普通人比賽的思路接近。
而輪椅人士的攀巖則完全不同。大部分輪椅人士腿部或是失去或是失能,在比賽時要將兩條腿緊緊綁在一起,防止腿部亂晃。這是純粹靠雙手的攀巖。因為雙腳不能使用,所以只有手點沒有腳點。因為大部分用腿發力的攀巖技巧都不能使用,運動員的可活動範圍有限,所以手點必須比普通人比賽設計的更加密集。
但還需要避免的是把手點設計的太密太規律,以至於攀巖比賽變成引體向上比賽。必須要透過巧妙的手點與難度組合,讓殘障運動員也能被挑戰,讓他們的比賽也富有觀賞性。
睜開眼時,飛羽已經想好了自己要打的線路。
她從巨大的巖點池裡抱出來50個大小形狀各異的手點,先屈膝蹲在墊子上,高舉雙手,定下了起點的位置。
接著她陸陸續續把一個個手點交錯向上釘進巖壁,每釘完兩個手點,都要從頭開始用雙手爬一遍,確定這些點的位置和發力方式。
這樣敲敲打打,中間還修改了三次,飛羽終於完成了自己的線路。
站在地墊上抬頭仰望,數十個紅色巖點拼成一個大大的飛字,最上面的一橫強勢的定在上方仰角區。這些手點,最大的足以供人掛臂喘息,最小的也只能放下兩根手指。除了手點種類多樣之外,還在中段設計了一處需要靠甩重心才能完成的遠距離,並在仰角區離top三分之一處設計了一處單手轉身。
這條線對在場的學員們來說,似乎沒什麼挑戰。
但瑞士定線員卻對此很感興趣,在下方看了許久,久到飛羽內心都開始打鼓。
下午學員們抽簽評測,好巧不巧抽到評測飛羽這條線的,是努爾蘭。
他腰間掛著安全繩,幾乎是雀躍般的沖到飛羽面前:“我一定會好好評測你這條線的!”那語氣和神情彷彿在說: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一輩子。
說完他就要開始爬,被飛羽拽著安全繩拉了回來。
“等一下,還有準備沒做。”
飛羽從口袋裡變出一捆粗膠帶,“撕拉”一聲扯開,然後在努爾蘭面前直接蹲下。
努爾蘭有些困惑,但立刻就明白,她這是要模擬真實的輪椅人士比賽,把自己的雙膝和雙腳踝分別捆在一起,以防止作弊。
纏完膝蓋,飛羽用牙咬斷膠帶。然後跪在墊子上開始纏腳踝。
努爾蘭有些不自在,抬起頭假裝研究線路。
準備完畢,努爾蘭靠僵屍跳來到起點,坐在飛羽給他搬來的折疊椅上,模擬輪椅人士的出發狀態。
發力、起步,努爾蘭輕巧的開始了他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