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船太小了”

關羽等著涼床上了船,再想擠到船尾那就有點麻煩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扒著船篷踩著船舷這才到了後面。

顏良也覺得船太小了,如果溫室再產的多一些,現在這艘小烏篷船就一次運不下了。

“等會納涼的時候我問問那幫子老長輩們,他們要是有時間的話,讓他們給我造艘新船,大一些的,到時候估計就不能搖櫓了,得放上機器才行”顏良嗯了一聲說道。

關羽愣了一下,張口問道:“你們村還有人能造船?”

“多新鮮啊,要不然那麼多船是哪裡來的?請人造?那花的錢最少得貴出五成來,鄉親們哪裡肯花這錢,擱現在還好,以前吃飯都困難還請人?”顏良解釋說道。

“那我也造一艘,省得來回老是借別人家的船”關羽說完,又問道:“對了造一艘船得多少錢?”

“這船除了料子也不用多少錢,人工嘛照著給一些,主要是一天三頓飯得管好了,老人家們好酒,造船的時候頓頓有酒有肉就差不多了”。

顏良也不知道造一般新船得要多少錢,工錢嘛真的不用給太多,村裡也沒有這個價,因為誰家都有造船的時候,都是大傢伙相互幫忙。

“那行,咱倆一起造吧”關羽說道。

快到了碼頭的時候,顏良望著頭頂的星星有點犯迷糊,怎麼說著說著就說成了要造船啦?

“喲,大良子,小關,你們倆怎麼今天也過來納涼啊,家裡院子不夠涼快?”

剛靠上了岸,正在自家小涼床上躺著的族叔便笑著翻了起來,衝著顏良兩人問道。

顏良道:“這傢伙要湊個熱鬧”。

“也對,自家院子雖然涼快但是哪裡有這裡熱鬧,納涼不就是圖個熱鬧嘛,行了,那邊就有位置,你們把床擺那邊”族叔笑著伸手一指。

顏良兩人來的晚,正對著壺口的位置已經被別人給佔了,所以兩人的涼床子只能擺到拐角,這地方風已經不大了,但是也算是涼爽,而且周圍都是水域,溫度降的也快。

兩人擺下了涼床,轉眼間關羽就不見了,社交牛逼症的關羽湊到了正在打撲克的幾個當中去哈二層去了(就在在旁邊看人打牌)。

顏良這邊則是湊到了聽書的幾位老人身邊。

老人家們正的聽單田芳先生的評書《隋唐演義》,這種也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了,但這幫老人依舊是聽的津津有味的。

“五爺,九爺爺……”。

打了一通招呼,顏良歪著屁股坐到了五爺爺的小涼床子幫上。

見顏良打完招呼沒有走,九爺爺這邊支起了身子問道:“有什麼事?”

一般來說晚輩們打完招呼就走人了,和老人家在一起也沒什麼共同語言,這留下來了那肯定就是有事。

顏良張口說道:“幾位爺爺,我想重新造艘船,要大一些的,像是三哥家裡那麼大”。

“你造那大的船做什麼,這得上機器了”五爺爺聽說顏良要造顏如松家那麼大的船,也直起了身體。

顏良解釋了一下:“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怕一船運不了”。

“你那幾個小溫室還能產的”旁邊的六爺爺笑了。

老爺子們也沒有多話,張口便問道:“什麼時候準備開始?我們這些日子剛好有空,過些日子就不成了,就要忙活了”。

“明兒開始都成,只要您老幾位有空”顏良笑著回道。

啪!

九爺爺這邊拍了一下腿:“那就明兒支愣起來,好久沒有造船了,這手藝都有點生了”。

事情就這麼快定了。

接下來就是幾位老人家安排了,像是有專業負責選料了,有專門負責做填縫的,既然決定明天就動手,那就得準備料子了。

這時候就沒有顏良說話的份了,他也不懂造船,只能在旁邊聽著。

五爺爺張口道:“那這樣,明天你跟我去一趟縣城的大市場,買料子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挑到好料子”。

造船用的料子最好是自然蔭乾的,一是其中的水分和空氣中的相當,二是置久了的料子造出來的木船經久耐用,而烘乾的就差了一些,浸水之後使用的年限比自然蔭乾的要短上不少。

當然現在自然蔭乾的料子可不好找,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烘乾的料子,機器化社會有幾個還是用老法子晾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