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顧先雲上了碼頭坐上車,顏良依舊是依依不捨的衝著車的背影揮著手。

關羽站在顏良的身後,張口說道:“這貨也真的倒了黴,得罪你這麼個小肚雞腸的人,看樣子你這輩子是不會喜歡他了”。

“胡說!我不喜歡他還能喜歡你?整天雙手插褲兜裡什麼活也不會幹,你看看人家那撈魚的手段”顏良衝著關羽說道。

說完伸手推了他一下:“讓開,讓我到後面去”。

準備搖櫓回家,關羽笑道:“行了,我來搖,你站著吧,省得你老說我什麼事都不會幹”。

“喲,今兒良心發現了?”

顏良和關羽小哥倆嘻嘻哈哈的乘船回家。

路過村子的時候,關羽發現村子裡地方不大的亭子那邊擺滿了小單人床,一群老人孩子或坐或躺在床上聊著天吹著牛。

“等會我們也把小床搬過來,多熱鬧啊”關羽躍躍欲試。

顏良回道:“你覺得哪有你擺床的地方?你要擺還是擺在魚塘子那邊,那才是大人們納涼的地方”。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鄉下家裡也沒什麼人家裝空調的,就算是裝了空調老人也不一定捨得開,所以依舊保持著納涼的習慣。

關羽這小子見人家納涼挺熱鬧的,於是也想往跟前湊,原本村裡的地方就小,能納涼的唯有一個亭子加上週圍不到三個平方的地方,這些地方傳統上就屬於老人家小孩子的,壯年人想納涼,就得用船載上小涼床往漁塘那邊去,把涼床擺在攔魚的壩上。

“那還等什麼,咱們回去拿了小涼床就去”關羽一聽更來了精神。

顏良道:“院裡就能納涼,為什麼要跑這麼遠?”

“人多熱鬧啊,我們家雖然是小縣城的,但是我還沒有這麼玩過呢”關羽說著便加快了搖櫓的步調。

顏良對關羽是轍底的無語了。

“對了,你這邊的菜還能不能加大一點產量?”快到了碼頭的時候,關羽這小子問了起來。

“怎麼啦,你準備開二店了?”顏良說道。

聽說關羽提產量的事情,顏良以為這小子賺錢賺嗨了,準備找個地方再開個店呢。

關羽回道:“不是,劉誠這些日子琢磨著是不是弄點小生意,我想著他現在最適合的也就是幹個館子什麼的,於是我順口問一問”。

顏良明白了,張口問道:“你得看人家劉誠怎麼想的,你不能讓人家開館子人家就開館子吧?”

聽到劉誠準備乾點小生意,顏良有點吃驚,因為按道理講,劉誠是不缺什麼錢的,雖然他的家業在省城或許有點拿不出手,但那也是對省城特有錢的人來說的,比普通的省城人可有錢多了。

“怎麼他突然間想起來搞門生意了?”顏良又問道。

關羽道:“他見咱們生意做的有模有樣的,覺得也不能再混日子了,於是想著也搞門生意,以前大家都是遊手好閒的,安安靜靜的上個班,現在咱們倆都有了小產業,他也不想混日子了,這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顏良一聽覺得這就好理解了,以前仨人都混日子,誰也沒什麼產業,顏良整天給堂哥家裡送魚,關羽這小子和他一樣每天坐班。

現在呢,顏良自己搞了溫室養起了魚,雖說不算是日進斗金,但是收入也還可以,關羽失業後在顏良的幫襯之下做起了蔬菜的生意,日子過的也越來越有奔頭了,這下劉誠就有了危機感。

朋友嘛,雖然大家不一定會在意誰賺多誰賺的少,但是大家都有一門小產業還搞的不錯,劉誠便覺得自己也得搞點什麼,要不然就像是跌了份似的。

這也是正常的想法,社會上不是一句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麼,劉誠不想脫離大部隊。

“我覺得他還是先搞個小館子的好”關羽說道。

顏良道:“他要是有心我這邊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人家家裡就是做生意的還用的著你操心?人家老子搭把手都比你厲害”。

關羽聽了說話:“話是這麼說,但是你不知道他不是有個哥哥麼,將來他哥哥才能繼承家產,他這邊是不能進自家公司的,要不然他哪裡會淪落到在省城混日子,早就被他老子叫到自家企業裡上班去了,他自己也跟我說過,不想進公司他才是個好弟弟……”。

顏良有點怔住了,失口問道:“這是什麼邏輯?”

“你問我我問誰去,可能是他老家那邊的風俗習慣吧,長子繼承家業,剩下的都玩”關羽道。

顏良不能理解,不過他也不會糾結,這世界上特殊想法的人千千萬萬的,這也不算是什麼奇事。

再說了家業是他老子拼出來的,愛給誰給誰,又沒有說把把劉誠這小子扔溝裡去,這事劉誠該抱怨,但卻不能怨恨他老子,因為錢是他老子的,並不是他劉誠賺的。

現在很多人弄不明白這一點,老子娘稍微少給一點就記恨上了,不肯給老子娘養老,但這些人摸著良心問問,老子娘養你到二十郎當歲,就算是一分錢不留給你,你是不是也得還老子娘這二十來年的養育之恩?

“他要是決定搞館子你和我說,我這邊沒有問題”顏良直接應了下來。

朋友想做小生意顏良自然得幫手,要不然怎麼叫朋友呢。

說著兩人就到了碼頭,跳上碼頭,沒一會兒功夫兩張納涼的小涼床被搬到了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