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章 公益廣告也是一盞燈(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王昌明看到“九六傳媒送審”的字樣時,他就知道自己進入了誤區。
央視又沒有規定一個導演只能拍一部廣告來送審。
很明顯,這部《爸爸的謊言》也是出自江瑜之手。
只不過他自己沒有出鏡,而是請來了遊本暢這尊大神。
《爸爸的謊言》,《媽媽的等待》,這名字聽著就是一對兒。
想想也是,江湖上能把遊本暢請出來的導演往往不會來拍廣告,願意拍廣告又夠牌面的,估計也就只有江瑜這朵奇葩了。
三人很快看完《爸爸的謊言》,李兆讚道:“這支廣告真的很有電影的質感啊,拍成微電影都夠了吧。”
跟著又對王昌明道:“老王,怪不得你都看哭了,搞了半天也是江瑜拍的,品味不錯嘛。”
王昌明表示呵呵。
主任託著下巴,若有所思地道:“電影導演的思路和廣告導演的思路,真的是完全不同啊。”
他看完江瑜拍的這兩支廣告,倒是總結出了些經驗。
“電影導演更長於敘事,透過講一個故事讓觀眾感動,潛移默化地去傳遞價值觀,這樣的宣傳方式比單純的喊口號,要高明的多啊。”
李兆瘋狂點頭:“對對對,現在時代已經變了,年輕人都不喜歡說教了,我們的宣傳方式真的要變一變了。”
央視在天朝的宣傳級別極高,而且對文化領域的風向變化非常敏銳。
進入戰狼時代後,也是他們最先做出轉型,搞出了《國家寶藏》、《典籍裡的天朝》、《經典詠流傳》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成功樹立起了年輕人對天朝文化的自信心。
而到了後疫情時代,央視又適時地捧出了王兵兵、馬凡書這種甜妹,去滿足老色胚和小色胚們的需求。
這種敏銳的洞察力,比起那些指手畫腳的二流媒體,真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馬上安排播出,我要先看看效果,”主任當即作出了決斷,對王昌明道:“注意收集觀眾的反饋,尤其是要注意網友們的意見。”
“我明白,主任。”
……
燕京,某中學語文教師陳波,正在咬牙切齒地教訓著不爭氣的女兒。
“數學25!”
“陳小丫,你告訴我,你是怎麼考的,數學竟然能得25分?!”
“我當年在幾十萬人中考前幾名,進了燕京大學,你要是有我當年一半努力,你能考25分嗎?!”
陳波看著那張滿是紅叉的數學試卷,差點被氣出心絞痛來。
最氣人的是,還沒說她幾句,那丫頭就已經眼淚汪汪,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
等到了第二天,她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得虧是女兒,要是換了兒子,他早就下手揍了。
父女倆較著勁,到底是陳波先敗下陣來,心裡一軟,手裡拿著卷子,坐在沙發上懷疑人生。
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當年學習那麼厲害,千軍馬萬過獨木橋,都能殺進燕大,為什麼自己的女兒偏偏是個學渣?
尤其是他還花了幾十萬,買了海淀的學區房……
結果就買回來一張數學25的試卷!
“男人要腎好,就要喝腎寶!”
“他好我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