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故事啊!

如果一部電影能讓人覺得邏輯嚴密,非常接地氣,還能從頭笑到尾,有沒有明星,真的有關係嗎?

《瘋狂的賽車》裡一共四條線,交錯進行,最後組成了一個巨荒誕、但又非常碉堡的故事。

這樣的劇本沒下過幾個月的苦工,是寫不出來的。

我採訪過寧皓,問他是怎麼寫出這個故事的,他告訴我,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暗藏著最大的荒謬。

他選擇將這樣一個荒唐的、荒謬的甚至荒誕的故事,放在一個天朝的市井的環境中,反倒讓人有了一種迷醉的感覺。

我們都喜歡好萊塢大片,但是好萊塢大片裡米國雄偉壯麗的景象,永遠無法代替本土的城市風光。

我們太需要在國產大片裡看見天朝底層的人情風貌了。

不過和第五代、第六代不同,《賽車》裡沒有什麼鄉土哀愁,也不涉及社會陰暗面,但那些土裡土氣的人物造型,他們口中天南海北的方言,下門大街小巷的海鮮排擋,還有環鷺島腳踏車賽,都讓我不由得對這部本土的電影產生一種源於心底的親切。

這是我們天朝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啊。

但是,誰會願意掏錢去看《瘋狂的賽車》呢?

可能有些人看到電影海報,沒有找到大牌明星,於是就不去看了。

可能有些人會衝著周杰棍看《大灌籃》,出來把這部片子大罵一通,但是都不會給《瘋狂的賽車》一個捱罵的機會。

兩年前,有一個記者看完《瘋狂的石頭》寫文章說“請再給好電影一次機會”。

兩年後,我得說:請你給《瘋狂的賽車》一個捱罵的機會。

忘了那些大明星吧,《賽車》裡每一個土裡土氣的演員,在我看來都是那麼可愛。

黃柏展現了不下於任何一個影帝的演技,笨蛋殺手二人組帶來了最多的笑點,江瑜則貢獻了年度最佳臺詞:本地的幫會太沒有禮貌了。

我將這句話送給那些大明星,大導演們,你們對觀眾太沒有禮貌了。

和這些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拍好電影呢!

當然,我知道看到這裡,肯定有讀者要質疑我是不是收了紅包,竟然這樣吹捧《賽車》,然後開始罵娘。

如果你要罵,至少也請你先看完電影再罵。”

不用說,這篇文章自然是出自江瑜之手。

不過他披了個馬甲,署名是佚名。

他還沒膽兒肥到指著同行罵“賤不賤”的地步,不過請媒體發通稿、帶節奏的膽子他還是有的。

而且還很大。

結果也不出他所料,文章一經發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江瑜碰瓷的是《大灌籃》,可是國內的那些大片導演,以及拿著高片酬各種耍帥的大牌明星們,還是紛紛感覺自己有被內涵到。

再就是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媒體記者們,本著“大過年的,當然得找點樂子”的原則,紛紛轉載這篇文章,然後添油加醋,使勁兒煽風點火。

在天朝一個很有效的營銷方式,就是賣情懷,尤其是愛國情懷。

雖然這年頭看起來公知遍地,恨國黨四處亂竄,但不得不說,絕大部分老百姓還是很有愛國熱情的。

只要你愛國,而且質量也不差,老百姓就真捨得為你掏錢。

戰狼是這樣,紅星爾克也是這樣。

雖然一篇文章未必能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但至少能在有觀影意願的觀眾選擇電影時,稍微影響他們一下。

僅僅如此,江瑜的宣傳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更何況,《賽車》這部電影質量確實不錯,而且口碑也在口口相傳之中逐漸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