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冬天,《瘋狂的賽車》就像一條黑馬一樣,驚呆了整個影視圈。

首日票房800萬,三天破2000萬,首周票房破4000萬,如果能一直保持這麼迅猛的勁頭,破億根本不在話下啊。

要知道,在2008年的當下,國內能有幾個導演能做到票房破億的?

滿打滿算,也只有張一謀,陳愷歌、馮曉剛這三位而已,寧皓憑藉這部《瘋狂的賽車》直接成為了第四位票房過億的大陸導演,可以說是真正的一炮成名。

票房增長迅猛的結果就是排片率持續上漲,可問題是國內影廳是有限的,《賽車》排片率上漲,自然就要有其他的電影排片率被砍掉。

市場就這麼大,砍誰的呢?

《長江七號》雖然口碑一般,但還是有無數觀眾衝著周星池三個字湧入影院,院線經理們看來看去,也就只有《大灌籃》最合適。

這部電影雖然集齊了一溜大明星,首日票房更是破千萬,可上映三天以後,票房便開始下滑,首周票房甚至不如《賽車》。

一向唯利是圖的院線經理們,自然一刀砍了下去,並將《賽車》的排片率升到了30%。

《大灌籃》的導演朱一平雖然修養不錯,但也忍不住在鏡頭前內涵了幾句:“現在什麼演員都能拍電影了,我就看了十分鐘,哇,一個認識的演員都沒有,都不知道觀眾是怎麼看得下去的,一個演員都不認識耶。”

第二天,各家報紙的娛樂版塊就登上了頭條:導演朱一平炮轟《賽車》,稱現在拍電影的門檻太低,一群歪瓜裂棗的演員居然也能拍電影。

看到記者這樣亂寫,朱一平氣得吐血,黃柏也有點心塞。

他知道自己現在還是個無名小卒,電影上映前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被觀眾嫌棄,沒想到現在直接別人內涵了。

江瑜看著報紙,大喜道:“妙啊,這真是妙他爹給妙妙開門,妙到家了。”

黃柏氣道:“喂喂喂,人家罵咱們歪瓜裂棗呢,你還在這喵喵喵的。”

“你不懂,”江瑜笑道:“他要是不罵,我還真拿他沒辦法,他這一罵正好撞我槍口上了。”

早在《賽車》上映前,他就想方設法去碰瓷周星池,結果人家根本不理,搞得江瑜編了一堆標題黨文章無處施展。

《大灌籃》導演這一內涵,正好給了江瑜碰瓷的機會。

在娛樂圈裡,最有效的營銷方式就是碰瓷。

後世周杰棍粉絲大戰菜虛鯤,表面上是一群中年粉絲學會了簽到打榜,狠狠地教訓了一下不懂事的飯圈小女孩,為自家老baby出了一口惡氣。

實際上菜虛鯤都贏麻了好嘛。

這就是最典型的碰瓷式營銷,在碰瓷周杰棍前,誰知道他是哪根蔥啊,碰瓷以後,菜虛鯤的表情包漫天亂飛,許多根本不關注娛樂圈的人都知道了他。

從那以後,“你打籃球的樣子,像極了菜虛鯤”就成了球場上殺傷力最強的垃圾話。

黃柏瞄了江瑜一眼,搞不清他的路數,但本能地覺得這傢伙肯定沒安好心。

兩天後,臘月二十八,一篇名叫“請給《瘋狂的賽車》一個捱罵的機會”的文章,忽然同時出現在了搜狐、新浪、網易、企鵝等網站的首頁。

“最近有個灣灣的大導演,嘲笑《瘋狂的賽車》裡沒有明星,裡面的演員他一個都不認識。

對此我只想說,我可去你大爺的吧!

這樣可能有點不太禮貌,對灣灣的友人我們應該保持最基本的禮儀,所以我想了想,將上面那句話修改為,我可去您大爺的吧!

從什麼時候起,國產大片已經變成了大投資,大明星,大特效,大爛片了?

那位大導演有一部同期上映的電影,真是大牌雲集啊,開局不到十分鐘,周杰棍、曾至偉、蔡桌妍、陳柏臨、顏妮、吳重憲就輪番上場。

可我就想問一句,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看電影?

花二十塊錢,就是為了去看那些不知所謂的大明星拿著幾千萬的片酬,在大熒幕上自戀地耍帥兩小時嗎?

我們還要看著那些所謂的大導演,請一堆光鮮亮麗的稻草枕頭把一團狗屎包裝成大片賣給我們嗎?

賤不賤啊?!

故事!故事!還是特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