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哥做對比,李赫的珍貴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了,在資本左右的電影市場,觀眾才發現,原來李赫就是是市場上剩下不多的用心製作電影的電影人之一。

電影市場票房連年上漲,爛片卻越來越多,這讓觀眾們怎麼能忍?為了支援良心電影人,網上都呼籲觀眾都去電影院觀看《流浪地球》。

觀看《流浪地球》就是保護國產電影的良心,這是某個QQ電影群提出的口號,雖然有點過度營銷的味道,卻得到很多觀眾的認可。

在這樣大好的環境下,《流浪地球》第三天正式登頂,取得5.18億票房,碾壓了取得3.34億的《瘋狂的外星人》。

最最關鍵的是,《流浪地球》可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國產科幻作品,用心程度可以說前所未有。觀眾能夠感受到電影的誠意,自然也會給予最大的支援。

到了這個時候,電影雖然好看,但是支援優秀的國產科幻電影已經是普遍的共識。於是各大票倉城市,《流浪地球》簡直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IMAX影廳的票價甚至漲到200多一張都沒有票。

電影院臨時漲票價的行為可以說是常規操作,有的是電影院自己漲價的,有的是發行方漲價的。漲價的行為自然引來一部分觀眾的不滿,針對這樣的情況,《流浪地球》的發行方積極和院線溝通,遏制這種惡意漲票價的行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影片票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

電影市場前景一片大好,看起來成為春節檔最大贏家已經十拿九穩,不過過度的營銷帶來的副作用就是使得一小部分觀眾對影片沒有好感。

《流浪地球》的確有點過度營銷的味道,此前還是規規矩矩的宣傳,到後來上綱上線到愛不愛國的程度,到後來甚至出現瞭如果不看《流浪地球》就是不愛國這樣的口號。

這樣的口號肯定不是製片方的營銷策略,很大可能是觀眾的自發行為,或者就是競爭對手的反序列為,目的就是為了引起觀眾的反感。

基於利益基準原則,李赫認為就算競爭對手沒有參與,也是推波助瀾的那一種。

到了這個時候,市場上的競爭逐漸白熱化,也逐漸明朗,《流浪地球》僅僅用了三天就成為市場上的大贏家。

影片不止是票房上的成功,還有其意義上的成功,豆瓣上,影片的評分高達8.9分,雖然從質量上來說,《流浪地球》只是算是優秀,但是從意義上來說,這個分數還有點低了。

網上關於影片的一篇又一篇的影評,對影片都不吝嗇誇獎,甚至官媒都親自下場報道,七點的新聞都給了一分多鐘的報道。

“《流浪地球》中體現的華夏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國際合作理念。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樣的理念,是對好萊塢科幻電影敘事套路的突破。將華夏獨特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融入對人類未來的暢想與探討,拓展了人類憧憬美好未來的視野。”——《RM日報》評

“《流浪地球》劇情中的種種反套路設定,是對於末世危機面前人類命運共同體更為科學合理的設想, 並做出了華夏特色。

山擋路了移走,海成災了填掉,天破了補起來,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這些融於華夏人血脈中與天地抗爭的豪情,與面對末世爭生機、尋希望的電影主題異常合拍。

影片凸顯不懼犧牲的集體主義精神的飽和式救援。首先在於它掐中了觀眾痛點,成為華夏科幻電影攀登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標誌,滿足了華夏觀眾對國產科幻大片多年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影片具有華夏特色,是富有華夏氣質的獨特創新。”——《新聞時報》評

官媒下場就是最大的正確,各路媒體網友都對影片展開了鋪天蓋地的誇獎,更是進一步為影片做了宣傳。

在這樣的情況下,影片票房節節升高,《流浪地球》大獲成功。

而在這個重要的關鍵時刻,李赫卻和大冪冪一起去度假,過二人世界去了。

為您提供大神匣與橙的我在地球當影帝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百六十四章 最大贏家小破球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