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上映前,看過的媒體和觀眾大多數都誇獎影片好,沒看過的觀眾還是持有懷疑的態度,因為國產科幻片是一個大坑。

想要摧毀信任很容易,只要一部爛片就可以了,比如《新喜劇之王》就把星爺多年積攢的口碑摧毀殆盡。但是想要建立信任卻很難,需要一部又一部高質量的影片不斷的給觀眾打下信任基礎。

《流浪地球》的尷尬就在於,哪怕上映前吹得天花亂墜,觀眾還是持有懷疑的態度。為此華麗影業博納影業等發行方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收效甚微。

現在好了,影片一上映,此前所有懷疑的眼光,不利的局面都消失不見了。觀眾不是飯圈腦殘粉,電影好不好有自己的判斷力。

於是上映的第二天,《流浪地球》票房立馬實現反超,單日拿下3.86億,只比取得3.97億的《瘋狂的外星人》少一點。

如此逆襲的程度瞬間驚掉一片眼球,尤其是《流浪地區》的排片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八,就足以和排片率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瘋狂的外星人》競爭。

院線不是瞎子,明晃晃的資料自然看得到,於是第三天《流浪地球》排片率立刻上漲到百分之三十八。

能有這麼高的排片率,要感謝兩部影片,《新喜劇之王》就不必說了,上映第二天就滑鐵盧,票房降到1.25億,另外一部就是大哥程龍的《神探蒲松齡》。

誰也沒有想到,本來以為星爺的新片就夠爛的了,但是龍叔的影片更爛,爛得透底的那種爛。

龍叔是華語電影標杆人物,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年紀大了,做電影也沒以前的用心了,這次《神探蒲松齡》的敷衍態度很明顯。

觀眾口誅筆伐,媒體陣陣聲討,《神探蒲松齡》不用說,第一天就被市場淘汰了,上映三天後就被強制退市,可以說創造了大哥從影生涯從未有過的記錄。

大哥的心態不得而知,但是網路上罵聲一片:“程龍大哥缺錢是肯定不缺的,但肯定缺罵。”

“最近大哥的片子慘不忍睹,大哥缺錢嗎?兒子不爭氣賺不了錢也夠花了啊,能不能走走心,尊重一下支援他這麼多年的影迷?”

“樓上的,一旦沾上那玩意,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哎,大哥的一世英名,就毀在這不爭氣的兒子上。”

“可別這麼說,兒子是兒子,關電影什麼事?爛就是爛,不用找藉口。”

“我眼瞎,我就不該來看這部電影,還是去看《瘋狂的外星人》吧!”

“為什麼不是《流浪地球》?”

“小破球衝啊……”

“有一說一,我覺得《英倫對決》還是不錯的,大哥能力還是有的,實在不行和李赫和解吧,讓他帶帶大哥。”

“可別,我們李赫高攀不起,別來沾邊。”

“就是,華語電影明星裡為數不多還在用心製作好電影的演員了,大哥別來霍霍我家李赫了。”

“我不能同意得更多了,保護李赫,就是保護華語電影唯一的良心。”

“唯一的就有點過了,還是有不少人制作好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