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曹操雞(第1/2頁)
章節報錯
徽菜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全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其主要風味特點為鹹鮮為主,突出本味,講究火功,注重食補。在烹調方法上以燒、燉、燜、蒸、燻等技藝為主。
其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古徽州,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菜系。關於徽菜的特色都能單獨寫一本百萬字的美食書籍, 其中經典菜餚數不勝數。
具有代表性的就屬臭鱖魚,問政山筍、徽州蒸雞、符離集燒雞,三河酥鴨、包公魚、吳王貢鵝、薺菜圓子、王義興烤鴨、八公山豆腐、奶汁肥王魚、清湯白玉餃、淮王魚燉豆腐等等菜。
而最能代表徽菜的料理食材是雞,徽菜可謂是做雞的料理界的槓把子,無出其左右者。而今天李赫和老胡白豆腐三人尋找的就是屬於徽菜代表的曹操雞。
既然稱其為曹操雞,必然和歷史人物有關, 曹操雞又稱逍遙雞,相傳在三國時期,曹操屯兵廬州逍遙津時,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臥床不起。治療過程中,廚師按醫生囑咐在雞內新增中藥,烹製成藥膳雞。
曹操食後病情日趨好轉,後常要吃這種藥膳雞。這道菜流傳開來,被人們稱為“曹操雞”。曹操雞系經宰殺整型、塗蜜油炸後,經配料滷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而成。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食後餘香滿口。
以上資料是李赫在百度上查到的,曹操雞的歷史淵源比徽菜還要長, 早在徽菜發展起來之前就已經天下聞名。
這道菜的真容李赫也只是見過幾張圖片,實際沒有真實吃過。三河古鎮有幾家餐廳是以曹操雞為招牌,但是就大家瞭解到的情況,做的並不是最正宗的。
要說最正宗,估計要到兩千多年前去找那位給曹操做雞的廚師了。不過兩千年後的也不一定差,因為菜品始終是要後人不斷的改良創新的。沒有那麼多大廚們孜孜不倦的研究,哪來的讓吃貨們流連忘返的美食。
兩千多年以來,雞的品種不斷髮生變化,搭配的食材有天翻地覆,每一個雞的變化都使得菜品的品質上的不同,每一種食材的變化都能引起這道菜的味道上的差異。
然而必然有追尋傳統和復原的人,比如李赫他們拜訪的這位梁大廚,他已經退休,畢生的精力致力於研究還原最初的曹操雞。
千年以來,最初的味道已經不可考,關於這道菜的歷史記載也少的可憐,大多還是民間野史的傳說,所以梁大廚退休多年, 卻一直沒有尋找到令自己滿意的曹操雞。
今日上門拜訪,李赫和老胡白豆腐三人就吃了一個閉門羹。梁大廚住在三河古鎮的東頭的一處院子裡, 這裡不似鎮裡那般熱鬧非凡, 反而一副鄉間田園的景象。
籬笆圍著院子,裡面散養著七八隻雞,一條小河從籬笆旁邊流過,水流並不大,經過人工引水渠,在對岸形成一個小水窪,有幾隻鴨子和大鵝悠閒的玩水。水窪旁邊是一處小樹林,鄉間小路從中穿梭而過。
李赫他們來的時候還被水窪中的大鵝攆了好遠,來了一場激烈的人鵝大戰,搞笑不已。這當然有節目效果,攝影師一邊被大鵝追一邊忠實拍攝記錄下來。
擺脫大鵝糾纏,李赫三人來到院子門口,透過籬笆往裡看,李赫疑惑道:“好像沒人在家啊。”
“我喊一喊試試,”老胡說著,朝著院子裡大喊道:“有人嗎、有人在家嗎?”
過了好久都沒人應答,三人挺尷尬的,白豆腐說道:“不如我們先回去,找了這麼久,我都餓了。”
李赫鼻子一向很靈敏,聞了聞味道說道:“不對,應該是有人在家的,你看,還有炊煙升起,還有一股香氣。”
“我也聞到了,該不會人家是在做飯吧?”
“很有可能,現在也是飯點路,做飯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