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94年的樂壇(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往前回溯十年,能達到40億票房的日本本土電影,只有寥寥幾部《小貓的故事》、《天與地》。
其他的高票房電影無一不是被洋畫佔據,去年的《侏羅紀公園》,前年的《終結者2》,莫不如是。
但是隻一個月《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就打敗了今年9月份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實的謊言》,還有剛剛上映的史泰龍主演的《絕嶺雄風》。
一部小清新的純愛電影,接連大敗兩位好萊塢肌肉巨星。
不僅這部電影的製片委員會興高采烈,就連整個電影界也跟著歡欣鼓舞。
這是日本邦畫一雪前恥的象徵,同時也讓各大製片廠明白了,只要電影拍的好,觀眾是願意走進電影院的。
這和電影是否有巨星,是否有逼真的特效,並無絕對的因果關係。
連帶著大賣的不僅有電影的票房,還有電影的幾首插曲和主題曲。
秋山一樹的《輕閉雙眼》,坂井泉水的《Time
Goes
By》,Aiko的《淚的告白》,三首單曲全部破百萬。
一部電影連帶著把影片中的所有歌曲全部送上百萬銷量,絕佳的TIEUP威力,顯現無疑。
其中秋山一樹和坂井泉水的單曲由Being發行,aiko的《淚的告白》卻是由波音佳麗發行。
因為她之前只是和秋山一樹的AKKA簽訂了經紀約,至於唱片約還沒確定。
不是沒有選擇,而是秋山一樹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電影上映在即,不趁機發行唱片撈上一筆簡直對不起自己的天啟。
於是他找到富士電視臺,透過他們聯絡了波音佳麗唱片公司。它是富士產經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專注唱片發行。
有了富士電視臺的牽線搭橋,秋山一樹為aiko和波音佳麗簽訂了一份單唱片合約。
單唱片合約就是,只簽訂一張唱片的發行約,歌手在合約公司發行一張單曲後,則合約自動解除。
這是一種臨時唱片約,某些不差錢的主想自費發行自己的唱片,就可以用這種套路。
Aiko可以說是純新人,沒有一點的人氣基礎。波音佳麗雖然大家業大,但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所以在簽訂合約的同時,也備註了一項條款。如果所發行的唱片銷量低於30萬張,秋山一樹需要補貼一部分發行成本。
如果銷量超過30萬張,則按照業內正常的唱片分成,劃定雙方的收益。
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對賭協議,只不過這份合約要苛刻了許多。
借用波音佳麗龐大的發行渠道,付費是很正常的操作。但是對於新人來說30萬是一個非常高的門檻。
而且超過30萬也僅僅是按照業內的規矩進行分成,也就意味著這首單曲的版權是歸屬於波音佳麗的。
不過沒有自己的發行渠道只能依靠別人,秋山一樹又咬定不放aiko的唱片約,最後只能妥協於這樣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