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這一天,東京大大小小的影院門前幾乎都排起了長隊。

這部電影上映的院線並不單單隻有松竹一家,還有東寶、東映,以及羅森、永旺(佳世客)這些零售集團旗下的影院。

當初影片的發行交給了松竹,作為電影製作公司巨頭之一的松竹,對業內錯綜複雜的關係自然瞭若指掌。

一部電影如果只在自家院線上映,那麼它的潛力在最開始基本就已經可以確定。

因為天花板的上限在那裡,幾十家映畫館幾乎不會有太大的水花。

所以一部有野心的電影,爭取更多的銀幕數,是必然的選擇。

當然前提是這部電影被業內普遍看重,才有機會多影院聯合上映。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有、有秋山一樹、有幾大電影製作公司聯合制作,這幾層光環加成,熱度已經妥妥的不用擔心。

那麼作為松竹競爭對手的東寶、東映、日活這幾大巨頭會上映對方的影片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檔期內當自家沒有重點發行的影片時,上映其他製作公司的電影,是這些院線的基本操作。

日本電影票房的分成和國內有些類似,總票房的一半院線直接划走的比列在30%70%,大多維持在一半左右。

所以當自己製作的電影票房不如競爭對手時,本家院線會毫不猶豫的增加競爭對手的排片率。

資本最是現實,也最是逐利,誰的利潤高就支援誰,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而正好同檔期之時,東寶、東映幾乎都沒有什麼影片上映,於是它們旗下的電影院幾乎清一色的都在上映《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90年代中期日本的電影院大概有1700多家,現在的電影院基本都是單館電影院,也就是隻有一塊大熒幕。

多功能影廳剛剛興起,還未徹底普及。也就幾家巨頭改造了一些,還有一些個體影院配備了這種設施。

全部加起來的熒幕數也就在2000塊左右,其中的大多數都被松竹搞定聯合上映了這部電影。

渡邊弘是一家個體影院經營者,他也加入了《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這部電影的聯合上映的合約。

今天影片上映第一天,他特地過來看看這部影片的上座率。

這座電影院從他爺爺輩就開始經營,如今傳到自己手上,一心準備壯大院線規模的他今年特地把影院改造成了多功能影廳,增加了3塊大熒幕。

“渡邊桑,外面排隊的觀眾太多,所有的預售場票都已經賣出了。但是觀眾還是遲遲不肯離去。”

他剛過來就有工作人員向他彙報影院外面的情況。

“哦~”渡邊弘挑了挑眉,走到視窗向樓下看去,長長隊伍一點沒有減少的跡象,甚至還在增加。

“把其他影廳的排片全部撤掉,換這位秋山桑的。”渡邊弘轉頭毫不猶豫向工作人員吩咐道。

作為個體經營者,怎麼排片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日本電影多少年了,都沒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這對於影院社長桑的他來說,也是難得一見盛景。

同時也是撿錢發財的好機會,一部電影的熱映也就前一兩個月,可千萬不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