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長戶大幸談妥了續約問題,彼此雙方的陪同人員又都重新坐在了會議桌前。

和剛剛相比更多了幾名法務部人員,至於合同在此之前秋山一樹這一方早已起草完畢。

剩下的就是在份額那一欄裡,填下具體數字罷了。

雙方確認合約沒有問題後,秋山一樹和長戶大幸各自提筆簽字,自此以後他和Being的合作重新邁入一個新的臺階。

也從今天開始Being旗下多了一個叫「SKIO」的獨立廠牌。

秋山一樹的唱片約就放在了SKIO下面,簽約年數依舊是三年。

不過這個數字已經沒有什麼意義,SKIO的大股東就是他,想籤多長時間就籤多長時間。

也是從今天開始,他再發行單曲或者專輯,CD盒上就不會再出現“Being”的字樣,取而代之的是「SKIO」。

唱片的廠牌,跟我們平時接觸商品的品牌一樣,起到一個辨識作用。

以後秋山一樹或者其他藝人在這個廠牌下單曲大賣,就會讓聽眾記住這個廠牌。

和“品牌效應”一樣,以後凡是出自此廠牌之下的CD,大眾都下意識的認為質量有保障。

“長戶社長,合作愉快!”

“秋山君,你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雖然成立的自己的廠牌,幾乎大半獨立了出去。但是長戶大幸也不得不感嘆,他取得的成就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同行。

雖然有些不甘心,但是這樣的結果也不算太壞。

Being在廠牌上沒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還把控著發行渠道。

一張唱片的發行分成也有百分之十幾,加上廠牌上的25%,加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而且長戶大幸知道,秋山一樹之所以想成立自己的廠牌,也是存著自己培養藝人的心思。

畢竟為那部電影唱插曲的女孩,出道曲就賣了一百多萬,卻沒有簽在波麗佳音。

他又怎麼會不明白秋山一樹的打算,不過已經無所謂了,合約已經簽下。

長戶大幸反而希望秋山一樹籤的藝人越多越好,這樣Being坐享其成就行了。

結束了和Being的續約問題,秋山一樹也開始正式組建SKIO的班底。

以後的單曲製作他可以繼續使用Being的錄音室和資源,只不過這些都會計算在製作成本里,是需要向Being付錢的。

既然如此,自己有現成的音樂製作公司為什麼不用?

於是當務之急,是建一家屬於自己的專業錄音室。

這一塊AKKA也早已在做準備,特地聘請了知名的聲學專家,重新設計了一座多功能錄音室。

選址依舊在涉谷,離他的事務所並不太遠。

整座錄音室建成預計花費12億日元,這在業內絕對稱的上是大手筆了。

在做這些的同時,他也把akio的唱片約簽了下來。秋山一樹答應她之後真正意義上的出道曲,由她自己選擇,他不干涉。

同時還有一個叫濱崎步的女孩,石田拓海也一直在接觸,估計簽下經紀約和唱片約也不是什麼難事。

她在演繹行業混的並不怎麼樣,已經萌生了退意。秋山一樹此時拋去橄欖枝,正中下懷。

除了這些AKKA也在積極的尋找有潛力的新人,無論是作曲編曲這些幕後主創,還是有唱歌天賦的新人都有發掘。

人可以先簽下來,剩下的慢慢培養。大不了先給一些固定工資,一旦其中有一個成功了,以後回報都是指數級的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