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曲榜小室、孩子先生、DTC等各路大物爭雄,專輯榜卻成了秋山一樹和坂井泉水兩人的後花園。

周榜冠軍不是你上就是我上,兩人的粉絲也很有意思,完全沒有激烈的爭榜架勢。

相反某一方銷量落後的時候,另一方的粉絲還會主動購買對方的專輯。

畢竟一副完整的拼圖的才值得收藏啊,缺了一半怎麼看怎麼彆扭。

截至三月底秋山一樹的專輯已經突破260萬,坂井泉水的專輯也突破120萬。

一個是發行兩個月的銷量,一個是發行不足一月的銷量,無論哪一個都可以說的上是大爆了。

只不過從四月開始,trf和DCT兩支樂隊幾乎同時發售了他們的新年第一專,榜單之首也成為了他們角逐的物件。

不過作為老牌樂隊DCT的表現也堪稱爆炸,首周以接近70萬的成績直接碾壓trf的50幾萬銷量。

老牌樂隊的底蘊一覽無餘,從榜單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對專輯消費觀念的保守。

出現在榜單上的幾乎都是熟面孔,也可以說是大眾對單曲表現得依賴。

無論是秋山一樹還是坂井泉水,又或者現在的DCT和trf。

都是此前在單曲上的表現足夠亮眼,有了幾首百萬單曲的鋪墊,才能迎來專輯的爆發。

秋山一樹他們憑藉極高的單曲銷量和製作水平,讓消費者覺得專輯的質量有了保障,才會連續誕生幾張超過200萬銷量的專輯。

這也讓大家下意識地認為,“秋山出品,必屬精品”。

這樣地觀念一旦形成,就會產生消費習慣,也就是歌手藝人的底蘊所在。

那麼在下一張專輯的時候,大家也不會懷疑他們的專輯會不會成功。

為什麼後世很多樂隊都是那種人來瘋,一發屋。

原因很簡單,在成名之前積澱太少了,他們的內涵不足以支撐整個樂隊的常年運作。

哪怕是開掛的秋山一樹,也是摸爬打滾了接近一年半才迎來銷量上的全面爆發。

所以快餐文化和古老的精凋細琢手法,各有千秋。

一個短期內來錢快,過時了就換另一套。另一個表現堅挺甚至歷久彌新,成為樂壇的常青樹。

樂壇的紛紛擾擾不必多說,今天秋山一樹難得的在坂井泉水的服侍下穿好西裝打好領帶。

他站在全身鏡前表情嚴肅,任由坂井泉水低頭為他整理袖口和衣襬。如同妻子在送即將出徵的丈夫遠行。

“幸子”

“嗯?”坂井泉水抬起頭,目光沉靜的看著他。

“一呀”他輕輕搖了搖頭,把滾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精神滿滿呢”替他收拾好後,坂井泉水滿意的打量著自己的傑作。

“都是幸子的功勞哦”秋山一樹笑了笑,隨即在她額頭吻了吻,就準備告辭離去。

“一樹”

秋山一樹邁出的腳步又停了下來,回頭看向她。

“請放心吧,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猶豫。”

秋山一樹認真的點點頭,隨即開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