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手中的,正是華佗得到的《太平要術》“人卷”!

根據史料記載,華佗是因為得罪了曹操,最後死於獄中,死前將《青囊經》交給一名獄卒,可惜自此失傳。

如果薛懷義同志的考古學讀的不是水碩,那麼這本“天書”……歷史上很可能真的一分為二過!

諸葛孔明得“天地”兩卷,知天下大勢,算天時地利。

而華佗和達摩得“人卷”,精通武技醫術,人體秘藏……

按照這種功能劃分來看,孟浪有理由猜測,這部所謂的“人卷”,很可能就是自傳每次末尾夾帶的“技術附錄”部分!

畢竟因為得罪人而“死於獄中”這種死法,實在是太不符合“預言家”的人設了。

只能說明,華佗至少是失去了大部分未卜先知的能力。

按照薛懷義的說法,這部“人卷”南北朝時便流落西域。

不過華夏至寶被人拐走,身為華夏正統的“天地”兩卷的擁有者能幹嗎?

當然不能!

於是到了大唐初期,就有了轟轟烈烈的“西天取經路”……

是的……唐玄奘去西天取經。

真正的目標……居然是《青囊經》!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作為新一代“天地”兩卷的擁有者,唐玄奘憑藉開了掛的情報能力,克服險阻,不遠萬里,從長安到那爛陀寺,終於取回了天書“人卷”!

兩卷對一卷,明顯玄奘大師這邊開的掛更大……

不過“九九八十一難”恐怕只是文學修辭手法,目測這個過程中犧牲的“玄奘大師”,兩位數可能都打不住……

“這吳承恩大師……該不會真的也是知情人士吧……”

孟浪忍不住浮想聯翩。

畢竟《西遊釋厄傳》這本書,不管是書名,還是其中的許多設定和描述,都很難讓孟浪不產生聯想……

不管怎麼說,“奪寶奇兵”玄奘大師一路西行,歷經磨難,終於是讓天書重新歸一。

而等到他功德圓滿回到大唐之後,這本完整的“天書”又最終落入了“有緣人”薛懷義的手中……

唐玄奘,出生死亡年代為公元602664,薛懷義則是公元662695,時間上相當吻合!

只不過薛懷義這位同志顯然“資質平平”,只活到了32歲便“不堪重負“!

相對來說,他的兩位“前輩”就相當長壽了。

歷史上記載達摩活了150歲,唐玄奘稍遜,享年62歲,也活到了退休年齡……

無獨有偶,這兩位全都是精研佛法的高僧。

等薛懷義意識到自己即將裂開的時候,你說他會不會沿著前人的腳步,嘗試著去解決自身問題?

研究宇宙奧妙太難,抄作業誰還不會了?

這才有了薛懷義半路出家,只為沿著前輩的腳步,探索延長壽命的可能性……

而正是因為兩位高僧先後對這本“天書”的認識和解讀,才正式開啟了前輩們對天書“由道入佛”的世界觀重塑……

所謂道法自然,佛法空性。

如果說“道”是對外界大自然的感悟,那麼“佛”則更多的是對自身人性的探索。

南北朝時,達摩融合佛道兩家的哲學思想,創造了“華夏特色佛教”……“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