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怒火立刻平復下來,心中頓時一鬆。

我就說嘛!

這魚兒都咬鉤了還能跑了?

“請你告訴劉總,明晚我一定到。”

“好的,那我就告辭了!”

……

“砰!”車門被關上。

“事情辦好了?”冬哥坐在後座,轉頭看向秘書。

“是的劉總,劉小姐已經答應明晚赴約。”

“嗯……”冬哥臉色稍緩。

看來人應該是先穩住了……

剛剛坐在車裡,他冷靜下來後將今晚的來龍去脈又仔細分析了一番,後背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這次的懸崖勒馬,固然有孟浪那句神奇的“精準預言”讓他醍醐灌頂。

然而更重要的,還是他這次大洋之行,本就不是一次輕鬆之旅。

酒精的麻痺,讓他一時居然忘了自己現在還是在敵人的老巢,可謂群敵環伺,危機四伏!

外人或許並不知道,但是業內人士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此時的京冬與華爾街資本之間,關係正處在一個十分微妙的階段。

京冬早期依靠華爾街資本發展融資,除了企鵝後來的參投,公司中有好幾個大股東都是來自華爾街資本。

然而持股報告顯示,京冬曾經的主要股東瓴高資本,持有京冬的股票市值已由一季度的約14億美元驟減至約7億美元。

持倉比例也從京冬2014年上市時的11.32%下滑至如今的1.47%,早已退出京冬主要股東行列。

遭受最重要的戰略股東大規模減持,京冬的市值蒸發超過260億美元。

這還只是浮現在資本市場的冰山一角。

早在半年前開始,華爾街就已經開始了對京冬的做空佈局,導致京冬近期市值狂跌。

而這一切的起因,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

之前國內有個著名的案例,傑克馬的阿里麻麻被軟銀和紅杉等國際資本控股,傑克馬不甘心,於是另起爐灶進行一系列資產轉移,創立了吱付寶。

這一舉動氣的持股方牙癢癢,但一點辦法都沒有。

前人之事後人之師!

一腔雄心壯志的冬哥自然也不甘心一輩子給人打工。

眾所周知,京冬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市值最高達到4500億,擁有員工十幾萬,同時佈局電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塊。

並且,和知名度相反,金融和物流給京冬貢獻的財富更甚於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