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長生有二,寒暑皆宜(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家健康自家知。
故而我們應該要好山好水,應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豎立正確的健康觀後,我們便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是有益於長生的,故而也就明白了,勤儉是怎樣厲害的法寶。
我們要吃當季的食物,吃它的清甜,吃它的酸澀,看著它見天腐爛,而不是一顆蘋果放在桌子上,三五個月後,只是乾癟了,宛如塑膠製品一樣,不曾腐爛。
活的東西才會腐爛,死的東西,如石頭如干屍,才不會腐爛。
我們不需要在“農藥化肥除草劑”的生產下,將那些毒素吃進肚子裡,更不需要在食品被“中央廚房”製作成預製菜後,帶著那些二次新增劑吃進肚子中,然後毒素積累,生病,再去給醫療醫藥行業貢獻產值。
人不應該活成被飼養的畜牲。
人要活成活著的樣子。
並非是說大家都要過“苦行僧”的日子,而是在有機生態農業的情況下,大家已經可以過得很好了,要適可而止。
“大明沒有對手,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我們的藍圖。”
“西征以後,哪怕數十年後西羅人逐漸恢復元氣,並開始工業化,加起來也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夠在工業上趕上我們今天。”
“真正在生產力上追趕我們,甚至超越我們,那是至少兩百年以後的事情了。至於尖端技術,甚至是理論科學,不以《易經》為核心,他們是永遠也超越不了我們的。”
“而那個時候,大明已經不是‘科技’二字可以衡量的存在了。”
張執象開始給嘉靖講著大明以後該有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大明不需要進行先汙染再治理的道路,正如大明不需要完成原始資本積累一樣。
從最開始,工業發展就必須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規則。
而環境保護不光是為了人的健康。
“好山好水好園林,不光是有益於健康生活,更是影響天地靈氣的關鍵,時代有大寒大暑,靈氣的確是有波動的。”
“但也並非說我們無法人為更改。”
“靈氣的本質是來源於‘天’,我們是中土世界,是諸天萬界的能量投影所成,所以靈氣的興衰,其實是諸天萬界的願景所變,是喜是悲,是苦是怒。”
“天的能量傳導到地,是有延遲的。”
“所以近期的大寒大暑,我們無法更改,但更遠的時候,看到我們完成了長生革命,不論‘天’知與不知,無意識當中的反饋,肯定是喜要多一些的。”
“當我們跨過本應該是大明末劫的大寒之世,未來的世道,靈氣應當要充裕一些。”
“而在那個漫長的‘溫期’來臨之前,我們也有事情可做。”
“靈氣多寡,無非是從地而來,早就儲存在大地之下,天的態度是傳導,而能量本就在地心當中,在那星之內海。”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梳理龍脈,養育地氣,是可以改變寒暑的。”
“再加上溫期的到來。”
“未來的地球,在我們大明完成長生,邁步覺悟的路程之上,將是一個充滿靈氣的世界。”
“是一個可以一直顯法的世界。”
“我們需要工業,需要科技,需要維持戰爭的力量,但也不光是外算可以提供戰力,在完成第二次長生革命,梳理完九州龍脈以後,大明,是有一批真人,可以保家衛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