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嘉靖冰冷的眼睛直接看向夏言,夏言但凡敢說一個“不”字,就不是罷官那麼簡單了,嘉靖已經動了殺心……

夏言眼神微變,察覺到了嘉靖的殺意。

但,他沒有退縮,也沒有回答,只是默默的一個作揖,一拜到底,有他帶頭,後面的群臣幾乎全部無聲行禮,表達著抗議。

此情此景,一如十三年前,在左順門外的那場請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嘉靖跟他們對峙了一會,忽然開始唸詩了,正是楊慎的那首《臨江仙》,而當年楊慎便是帶頭人,吃了兩頓廷仗,險些沒被打死……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嘉靖只念了半闕詞,唸完之後,他猛的轉身,環視現場的百姓,問道:“你們要改籍嗎?!”

“改!!”

幾乎怒吼著的,在場數萬人齊聲發出了吼聲,絕大多數官員都被這怒吼驚到了,身軀陡然一震,少數官員則一臉漠然,眼神愈發冰冷。

“夏言,朕最後給你一個機會,擬旨,還是不擬?”

說話的時候,嘉靖的右手已經舉起來了,錦衣衛指揮使陸炳見狀,從後腰掏出了一把手銃,直接抵在了夏言的頭頂……

夏言只要敢拒絕,他便開槍。

“臣……遵!旨!”

夏言幾乎是咬著牙答應的,嘉靖直接讓人拿來聖旨和筆,夏言當場擬旨,嘉靖當場蓋章,聖旨明發中外……

“陛下,淮安耽擱了這麼久,既然要祭拜孝陵,是不是該繼續南下了?”

夏言交出聖旨的時候這麼問了一句。

嘉靖握著聖旨答道:“是啊,該繼續南下了,朕聽聞揚州繁華,天下少有。”

“是啊,陛下該去好好看看。”

兩人明明都笑著,但對視的眼神中能蹦出火花來……

……

噶瑪·卻禮嘉措,漢譯為法海的密宗上師,在嘉靖還在種田的時候就已經抵達了揚州。

如同達摩來到華夏的時候,曾經一葦渡江。

而這位法海大師從西域雪山一路東行,則是坐著一朵祥雲過來的,他抵達揚州城的當天,全城都轟動了。

無數人以為佛陀降世。

對這位帶著黑底金邊法帽的上師頂禮膜拜,而這位上師也不吝賜教,直接講了一場佛法,引來了無數信眾。

不同於佛教的顯宗,如禪宗這種,講行善積德,來世成就正果。

密宗強調現世成佛。

法海除了講《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外,還會講雙修,雖然他們噶舉派比寧瑪派和薩加派要更收斂守律,但也只是相對而言。

講佛經,人們聽得似懂非懂,都是湊熱鬧。

可講雙修,大家就都不困了。

於是乎揚州出現了萬人空巷的場景,張執象自然也知道這位法海大師,甚至遠遠的看過熱鬧,也很不理解為什麼密宗和陸西星都推崇雙修。

當然,別人怎麼修,只要不去殘害無辜,張執象也懶得管。

重點是。

這個法海,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時候,不遠萬里來到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