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人告訴他們,沒有人點醒他們,他們只會這樣繼續走下去,直到沒有任何辦法的,非人力可逆的,大明滅亡。

嘉靖是幸運的。

他將《西遊記》給張執象看的時候,張執象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份守護者的孤高,明白了嘉靖內心其實極度渴求的認同,渴求著……同志。

所以。

他將後世的歷史,自己所知道,全部告知給了嘉靖,嘉靖也終於明白,他們錯在了哪裡,他們太消極也太自負了。

你要救天下百姓,怎麼能忽略百姓的力量?

的確,自古百姓最愚昧。

可是,你不教,他們怎麼懂?

你不懂百姓,又怎麼知道他們是否願意戰鬥?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一個帝王,唯有站在田野裡,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他才是真正的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老朱家為什麼當皇帝,太祖寫的明明白白!

這才是真正的《皇明祖訓》!!!

嘉靖參悟了,也終於走出了皇宮,走到了田野裡,一點一滴的體會著真正的民生,他跟老農們談論家常,給他們出謀劃策,告訴他們該如何處理家庭關係,當父親的要體諒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兒子的要知道什麼才是孝順而非愚孝。

農夫們教嘉靖該怎麼犁地,才能省力氣,不受傷,要怎麼播種,才能長出更多的稻子。

十年前,張執象離開的時候,給了嘉靖三個建議。

其中一個就是《赤腳醫生手冊》,這十年來,在朝廷的大力推動下,每個村莊都有了醫生,嘉靖如今所在的南村就有兩個赤腳醫生。

或者說,一個師傅,一個徒弟。

師傅叫陳昇,是南村的農戶,曾經讀過幾年書,但沒能力考科舉,八年前聽說有機會學醫,就參加了培訓。

這幾年來,一邊行醫,一邊研讀醫書。

陳昇跟嘉靖說:“百姓們不怕陛下,願意跟陛下講實話,正是因為陛下這些年的仁政。草民自己當了醫生,才明白陛下這一舉措救了多少人。”

“在有赤腳醫生之前,鄉民們是看不起病的。”

“因為要麼請大夫過來,要麼去鄉鎮、縣城看病,光是路程距離,就耗費頗多,醫館裡的大夫開藥,儘管沒有故意謀財,也不是普通鄉民能夠負擔得起的。”

“真正學了醫,才明白一包針囊能做多少事,才明白蔥姜蘿蔔,這些也可以入藥。”

“有時候,幾文錢,就能救一條命。”

“非是那些醫者不為,而是無力為之,天下醫者幾何?患者幾何?縱使願意多教幾個徒弟,徒弟看沒有師門家業繼承,也多半是不願意學的。”

“畢竟生計為先。”

“可自赤腳醫生令頒佈以來,我等經核實後,可以從皇家銀行每年領取二兩銀子的補助,再行醫的時候,就無需考慮太多吃飯的問題了,可以全心全意的為患者們考慮。”

“正是這二兩銀子,維持著無數一心向醫,為民治病的醫生啊。”

“朝廷若是有統計這些年的新生兒,陛下就應該知曉,幼兒的夭折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了,以前能有一半孩子夭折,如今十個孩子,至多一兩個會夭折。”

“為何?”

“是我大明醫術不行嗎?非也,是百姓們……看不起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