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最大的成本不是藥物,而是人力。

光是按摩、針灸就足以治療大部分病症了,經方中的藥物也可以儘量用便宜的藥材替代,千人千方,在辯證正確的情況下,靈活開方,就地取材,是一個好醫生可以做到的。

誠如陳昇所說,有時候,幾文錢就能救一條命。

但這個前提是,大夫不收診費,實際上,陳昇行醫的時候,從來沒有收過診費,按摩、針灸解決了病症,也只是表示舉手之勞,鄉里鄉親的,這點忙該幫的。

也唯有如此,百姓們才不會“諱疾忌醫”。

許多病,最開始都是小病,很簡單就能治療,但拖得久了,就成了要命的大病,唯有問診不收錢的時候,百姓們才願意看病,唯有治得起病的時候,百姓們才願意治病。

許多醫生甘願付出,甘願清貧。

但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生存,也不是鄉民們能夠承擔的,只要問診要花錢,他們就會熬到受不了才去找醫生,這幾文錢的差別,就是醫療下鄉的最大鴻溝。

赤腳醫生法令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官方組織免費培訓的同時,嘉靖直接以皇家銀行給這些赤腳醫生髮錢,每年二兩銀子,在冊的赤腳醫生數量已經超過了十萬人。

條件放的很寬。

像陳昇他徒弟都可以領這份錢,為的就是鼓勵民間學醫,等以後再提高考核標準,醫療培訓體系更加正規。

為此,嘉靖每年要從內帑撥四五十萬兩銀子來維持這個體系。

如此龐大的開支,對於京師戶部來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京師戶部每年也就一兩百萬銀子,卻要照顧方方面面……

但,嘉靖有錢。

寶鈔穩定之後,皇帝有了鑄幣權,才有錢去做事情,大明不缺資源,缺的是把錢用在正確的地方,而不是給權貴們享樂。

四五十萬兩,在掌握鑄幣權以前,嘉靖對著戶部的太倉庫只能一籌莫展。

然而,這筆錢多麼?

王翠翹還在誠意坊的時候,就有人開價五十萬兩要買她,對於那些豪商而言,這不過是買一個女人的錢罷了。

徐階號稱清流,卻在松江府有四十萬畝土地,隨便折算一下,都是八百萬兩。

光是徐階貪的這些田地,都夠大明維持16年的醫療支出了,能有數千萬人免於疾病,能有數千萬嬰兒避免夭折。

整個士紳階層,趴在大明王朝的身上,每年要吸走多少血?

整個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往自己兜裡裝銀子,那些錢如果全部用來建設國家,百姓的日子該是何等寬鬆?

“不夠,遠遠不夠。”

“整個朝廷,整個大明王朝的制度,都存在根本的問題。”

“朝廷是為百姓做事的,不是剝削百姓的。”

算明白了經濟賬,深刻的認識到了僅僅每年五十萬兩銀子投入到醫療當中給社會帶來的改變,嘉靖才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有多荒謬。

大明每年的實際稅收有八千萬兩,但留到戶部太倉的,僅一兩百萬,而這一兩百萬拿去做事,又要層層剝削。

每年真正落到實處,為百姓做事的銀子,能有二十萬兩就頂天了!

這是何等荒謬?

八千萬兩就養了一堆作威作福的妖魔鬼怪!

而且!

整個士紳、商賈階層,僅僅每年從百姓身上盤剝了八千萬兩?十倍都不止!如此多的錢被用在了享樂上,倘若能夠用來辦學、醫療、農桑、百業……

嘉靖還在深想。

他想了許多,想了張執象跟他說的什麼資本、社會那些個主義。

他覺得這些都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