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常月小先生這樣的年輕俊彥定然還有許多,如武當那邊的張松溪,亦是年紀輕輕就武功超群,有望登上青龍榜。”

“道家修士,茅山、閣皂山也有許多高功修士。”

“但無論怎麼說,這些都屬於第二梯隊了,能夠位列一流的,其他還未明確表態的江湖人士另說,便只有此六人。”

“墨教要協助許家獲得這場勝利,至少要找出六位能夠抗衡的人來才行。”

“首先。”

“墨教有這麼多高手嗎?答案是有的。”

“同舟會十二家,不論是誰,加入之後肯定會對墨教好奇,會想方設法的探尋墨教的資訊,但各自探知到的程度都不一樣。”

“王家雖然有天問,但正因為如此,墨教對王家提防最高,他們探知的資訊反而不多。”

“老夫不才,曾偶然發現過一個秘密。”

“關於墨俠的。”

“先秦時期,墨家門徒當中,墨俠眾多,是墨家橫行天下的主力,甚至能夠以此來干涉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可墨家變成墨教之後,墨俠的數量就開始減少,甚至……定額了。”

“墨教以六慾天作為組織構架,可江湖上那些歸屬墨教的大宗師,都只能算是夜摩天的成員,真正的墨俠則屬於化樂天。”

“墨教有十大賢人,十二墨俠。”

“他們分別以天干地支為數,但卻不光是計數,而是掌握著相應的力量。”

“我曾發現的秘密也與此有關。”

“同舟會有十二生肖令,此事不算什麼隱秘,許多人都知道,可十二生肖令源於什麼?僅僅是墨教隨意取材嗎?”

“並非如此,這是因為……墨教擁有一整套十二生肖符印,才模仿製成生肖令的。”

“我曾經見過的那枚符印便是——虎。”

“半枚的虎。”

“如果老夫沒有猜錯,虎符印具有分化陰陽的能力,其他符印應該還有神通,而墨教不斷的探訪名山大川,搜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應該就是在尋找生肖符印。”

“這應當是上古遺存的寶物。”

翁文夫很鄭重其事的說著,這是他多年探訪的秘密,而且,墨教雖然偏執的認定外算,可這些內算遺留下來的寶貝,卻半點也不客氣。

就像王絳闕得到的龍鱗一樣,上古之時,應該還有更多的聖物。

有對應天干地支力量的,那應當還有太極五行八卦……

還有大禹製造的九鼎,真的只是禮器嗎?

“為何反而是墨教在收集這些東西,我們道教反而沒聽說過?”張執象深感疑惑,而且《春秋元命苞》記載我們有二百二十萬年曆史,遠古之時難道就沒有一丁點東西流傳下來嗎?

龍鱗被商人帶到了商洲去,周朝只得到了九鼎,自秦以後,九鼎都沒了……

聖物的確會遺失,但是為何沒有人去探尋?

“不是沒找,而是找不到。”

“所有線索都被大禹記錄在了九鼎之上,而九鼎……被墨家得到了。”